越剧黛玉葬花 由“新”黛玉葬花所想到
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最为凄美的一幕,也是这部悲剧的高潮。它不仅在情节上为黛玉之死埋下伏笔,而且更深刻地揭示出被摧残、被毁灭的美好与纯洁,从而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贾宝玉没有像他人那样笑话林黛玉葬花之痴,还同黛玉一起,为凋零的花瓣抛洒同情热泪越剧黛玉葬花,既显示出宝黛爱情“心心相印”的共同基础,也表明宝玉和石狮子一样原本干净的本质。作为美好与纯洁象征的黛玉借葬花表达了“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抗争,并发出了“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的不朽追问,更将这部爱情悲剧上升为社会、人生的宏大境界,显示出《红楼梦》深邃的哲理内涵和永恒意蕴。
这样经典的文学场面,原本只存在于审美想象当中,如今就要成为北京大观园的一项“文化活动”,在清明期间上演。在感叹大观园挖掘红楼文化的决心与勇气的同时,不免杞人忧天:在摩肩接踵、嘈杂喧嚣的公园里,一曲《葬花吟》时断时续,一座小山包被围得水泄不通,几位按越剧《红楼梦》人物模样打扮的演员,手拿花锄,把花瓣埋在泥地里。且不说“水做的”人儿在现实中难寻其实,那情境、那氛围、那现场,实在与《红楼梦》里的“葬花”风马牛不相及,更让人心生荒诞之感。一出凄美的悲剧就这样被消解了。
由此想到,这些年来的经典改编、名剧翻拍,常常搅动一场又一场口水战。赵氏孤儿可以委屈地说,那是他们的恩怨越剧黛玉葬花,与我无关!红色经典中的江姐形象也被“改造”甚至“颠覆”得面目全非。至于刘备、曹操等一干古人,更是想怎么戏说就怎么戏说。委婉一点说,在消费文化盛行的当下,谁说文化经典不可以被拿来消费?背后更有理论的支撑:既然蒙娜丽莎都可以有两撇胡须,而且还因此成为当代艺术的新经典,那么借用、挪用、改造、甚至颠覆就是当然可行的创作手法了。当代人是否创造了自己的经典尚需时间的检验,各种改造经典的方式倒称得上是前无古人的“创造”。如此一来,又有什么不可以拿来糟蹋?或许还有人说,何不把今日大观园里的“葬花”当做一场行为艺术?
只是觉得实在有点可惜。1984年因为拍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而建造的这座仿古园林,将红楼名著、仿古建筑与园林艺术相结合,将文学中的胜景奇事搬到了现实生活,并向公众开放,实不愧为极富创意的文化产业。这些年来也确实不断挖掘红楼梦文化而成为北京的一处富有特色的旅游公园而受到游客欢迎。只是这次的创意没有找对内容、方式,直接地挪用把自己变成了“山寨”,以为有文化却实在没文化越剧黛玉葬花,把游客“雷”到的同时,失了自己的水准与品质,更别说破坏了《红楼梦》的美感与厚重。
这样的“创”意,可以少一点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