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黛玉葬花 “剥离”戏“抽出”曲 越剧清唱剧《红楼梦》尝试传统戏曲新样式
图说:黛玉与宝玉 新民晚报记者 胡晓芒摄
昨晚(1月17日),由赵志刚、陈湜、谢进联等主演的越剧清唱剧《红楼梦》在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亮相。中西结合的大乐队端坐舞台中央,12人的歌队串联全场,整台演出有较完整的故事性,但表演部分明显弱化,音乐部分则大大增强,与传统戏曲的演出样式颇不相同。一位观众看完演出后表示,传统戏曲特别是那些经典剧目有很多好听的唱段,越剧清唱剧《红楼梦》淡化了戏、强调了曲,从理论上来说,这样的样式是能够成立的,不过从演出本身来说还是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
结构
西方的清唱剧是一种大型套曲结构,从这个角度来说,昨晚的演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清唱剧”。不过越剧清唱剧《红楼梦》从“格式”上开始就寻求一种与传统戏曲不同、更亲近音乐的样式,比如整台演出不是以场次来划分,而是以第一乐曲、第二乐曲……来排序越剧黛玉葬花,在每一个“乐曲”开始时字幕上会出现这一乐曲的“主题”,如第二乐曲“读西厢”是“宝玉与黛玉的爱情萌芽”,第四乐曲“黛玉葬花”是“林黛玉感悟于自身的爱情和命运写下的一曲千古绝唱《葬花吟》”等等。可以看出,该剧的主创刻意在寻求一种不同于传统戏曲的样式感。
图说:乐队与歌队 新民晚报记者 胡晓芒摄
尝试
相对而言,舞台呈现反倒没有这么“激进”了,大型乐队上台在很多戏曲的演唱会上都已普遍运用,歌队的样式也早被一些戏曲表演所借鉴。而三位主要演员着戏装、有台词、有表演,与传统戏曲的“彩唱”样式或片断的表演并没有太多本质的不同。当然,从文本角度上来说,越剧清唱剧《红楼梦》还是做了相当多的新尝试,除了增加一些新创作的场次来增强宝、黛、钗的情感主线之外,对经典部分也有不少改动,在保留一些经典唱段之外,不少地方重新进行了“排列组合”,比如第八乐曲把“金玉良缘”与“黛玉焚稿”合二为一,交替穿插,更是新创作了一段宝、黛、钗的“三重唱”来强化三人的感情纠葛。
样式
越剧清唱剧《红楼梦》并不是第一个尝试将戏曲的“曲”强调突出形成一种新样式的作品。唱腔音乐是传统戏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无曲就不成其为戏曲。这些年,不少戏曲剧种都有过一些突出“曲”甚至将“曲”从戏曲表演中独立出来形成一种新样式的尝试。这种尝试有的来自戏曲界内部,如曾引发业内外关注的“昆曲王子”张军的“水磨新调”演唱会;有的来自外部,如曾获“文化部创新奖”、由上海音乐学院创作出品的多媒体音乐剧场《白娘子·爱情四季》。上海越剧院2016年底推出的《红楼·音越剧场》也同样是这种类型的尝试,不过在第二版时,表演部分有所增强。
图说:宝钗与宝玉 新民晚报记者 胡晓芒摄
特色
越剧清唱剧《红楼梦》这个作品本身是否成功,观众与业界可能见仁见智,不过这样一种尝试应该是有意义的。戏曲无论是服装妆容、表演程式还是演唱方式都极具特色越剧黛玉葬花,这些年越剧黛玉葬花,戏曲元素常被各种舞台表演样式、影视剧乃至其他艺术样式作为优质的中国风元素借鉴运用。而戏曲人守着“宝山”自然更有理由好好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无论是在原有的经典作品基础上创新发展做出各种经典作品的“衍生产品”新版本,还是把戏曲的一些元素单独拿来形成一种新的表演样式,都有着无尽的可能,值得探索尝试。 (新民晚报记者 王剑虹)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