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戏曲人物绘画 以水墨显神韵 戏曲人物画期待更多年轻人“造血”
图说:昆曲牡丹亭意景普陀区文化馆供图
用飘逸的水墨画定格戏曲人物的灵动瞬间,戏韵丹青——中国戏曲人物画展今天(9月27日)在普陀区文化馆揭幕。不过现场部分画家透露说,目前创作戏曲人物画的80后、90后偏少,而年轻人是创新的动力。
本次画展共有35位画家,横跨老中青三代。上大美院水墨缘工作室主任张培础、华师大艺术学院教授陈心懋纷纷指出,50岁到70岁成为当今戏曲人物画创作主力,而80后、90后的作品不多见。63岁的陈心懋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的戏曲氛围很浓,“不过年轻一代是看着不少国外卡通片长大的”。
图说:漫写京剧蝴蝶杯普陀区文化馆供图
供职于上海书画院学术研究部的徐旭峰是典型的80后,他既会听Lady Gaga的流行歌曲美术戏曲人物绘画,也开始欣赏典雅沉静的昆曲,“身边创作戏曲画作的同龄人的确不多。我们接触的文化资讯更多元,所以比起前辈,创作的内容更加丰富美术戏曲人物绘画,并不单单集中于戏曲类”。
70后的上大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白璎发现,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正有一部分年轻人逐渐感兴趣戏曲人物画。而这类作品并不容易驾驭,需要绘画技法的积累,更离不开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没有十几年功夫肯定出不了好作品美术戏曲人物绘画,所以我们需要给年轻人更多的时间”。
图说:中国戏曲人物画展现场新民晚报记者肖茜颖摄
戏曲与国画,都深深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两种国粹艺术跨界结合古已有之,金元时期就有反映杂剧的壁画,陈老莲亦是出类拔萃的“戏画”之人。民国以来,以关良、林风眠为代表的艺术家,独树一帜地在画幅中为戏曲人物留下了主体地位,也正是这个独特的视角开创了中国“戏曲人物画”作为主题绘画的先河。普陀区文化馆副馆长沈崎表示,这次展出一方面让年轻的艺术家有更大的展示平台,另一方面也为市民打造一个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场所。(新民晚报记者 肖茜颖)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