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沁园春雪原唱 国家文化公园|古老声腔唱新曲
文旅中国融媒体记者 张婷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目前,我国形成了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总体建设布局。
国家文化公园的灵魂是文化,它蕴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亡绝续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戏曲在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中自觉扛起时代重任,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发挥着积极作用。
中国戏曲自古有“水路传播”的说法。黄河、长江、大运河,既是滋润百姓、养育万物的生命江河,也是文脉绵长、生生不息的文化江河。黄河、长江、大运河沿线为戏曲生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诸多剧种的形成发展、交流演进以及创作演出等活动都与它们紧密相关。这些戏曲作品中总是洋溢着百姓生活情趣、闪烁着时代的精神光辉,更传承着革命的红色基因。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毛小雨介绍,大运河是古代中国连接南北的一条交通命脉,也是一条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干线,从北京到浙江杭州,沿线孕育了诸多基于民间小调和曲艺而成的剧种,如北京曲剧、评剧等。
“黄河、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这两条大河流域是中国戏曲非常流行的区域,它们又和长城、大运河两个巨大的工程交织在一起,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同凡响的作用。黄河流域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早在北宋年间,宋杂剧就在北宋首都东京汴梁崛起,这里也是梆子戏流布最广的区域。抗战期间,豫剧狮吼剧团积极投身抗日战争,秦腔民众剧团在延安排演了很多反映抗战内容的戏,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陕西戏曲研究院,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能力。这是中国长城内外及黄河流域戏曲投身革命的典范。”毛小雨说。
“江西、福建是中国最早的革命根据地,这里民歌丰富、小戏盛行,早在红军时期,它们就成了动员劳苦大众走上革命道路的重要的宣传力量,闽赣交界地方流行的汉剧,到现在仍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毛小雨介绍,在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藏戏、桂剧、地戏、湘剧、花鼓戏等,品种丰富、色彩斑斓。这些剧种成为这些地方文化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进入新时代,中国戏曲更加生机勃勃、刚健有为。在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广大基层文艺院团创作了大量坚守人民立场、凸显时代风采、展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戏曲艺术作品,强化了国家文化公园的精神内涵,凝聚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6月21日至7月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东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年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集中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沿黄九省(区)戏曲创新发展的新成果、新人才、新风貌。参演作品弘扬爱党爱国主旋律,聚焦黄河文化主题,从历史中找寻民族精神密码,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新灵感。吕剧《一号村台》生动反映新时代黄河流域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豫剧《大河安澜》再现黄河保护历史画卷;陇剧《大禹治水》深情抒写中华民族历史智慧;二人台《山那边》描写党员干部带领山里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平弦戏《绣河湟》彰显团结包容、乐观向上的河湟精神,描绘乡村振兴美好蓝图……这些剧目站在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对新时代续写黄河文化新辉煌进行了全新的艺术表达,为有效保护弘扬黄河文化遗产、更好彰显其时代价值提供了路径。
“在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进程中,充分发挥戏曲文化的作用,是增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含量的重要举措。”江苏省扬州市文联主席、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研究员姜师立表示,要以运河边成长起来的戏曲文化宣传运河价值、传播运河精神。
姜师立介绍,扬州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组织了“运河情”文艺巡演,利用戏剧、曲艺等易于传播的艺术形式到运河沿线城市巡回演出,扬州曲艺家协会编演的扬州清曲《大运清歌》充分展示大运河的浓厚文化底蕴。江苏省文化部门还两年举办一次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成为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舞台。杭州市拱墅区举办的首届大运河戏曲节,在一个多月里好戏连台、精彩不断。戏曲星光大道、大运河沿线剧种精品展演、网红戏曲大会等尽情展现了大运河杭州段的文化魅力。大运河戏曲节在杭城广大市民中掀起“戏曲文化热潮”,除了现场观众,还吸引了50余万网友通过网络直播观看。此外,苏州将全晋会馆建成昆曲博物馆,专门展示昆曲文化、演出昆曲。
“在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时还要注重文旅融合,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融合,让动态的非遗进入固态的运河园林遗产,在互动基础上激发出新的活力。”姜师立表示,这样一方面使运河园林的旅游更有观赏价值,另一方面又保护传承附着在物质遗产上的非遗,将运河沿线的民俗民风、戏曲歌舞等各有特色的非遗融汇到运河旅游项目中,“尤其是把一些濒临消失的古老剧种通过运河旅游连缀起来,成为新的运河旅游资源。”
戏曲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豫剧沁园春雪原唱,在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明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长城、黄河、大运河、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戏曲文化的作用。文旅中国选取了部分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省份的基层剧团,探寻他们如何用古老声腔讲述中国故事。
山东省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梦圆黄河滩》书写时代答卷
文旅中国驻山东记者 苏锐
山东梆子《梦圆黄河滩》剧照 苏锐 摄
九曲黄河蜿蜒流淌,孕育了厚重的黄河文化,也留给孔孟之乡诸多故事。盛夏时节,山东省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的排练厅内,该剧院创作排演的山东梆子《梦圆黄河滩》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排练。
《梦圆黄河滩》以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黄河滩区沙口村几十年的发展变迁为线索,以主人公龙长河从遭受黄河水患家破人亡到黄河滩区迁建致富奔小康展开叙事。通过讲述龙五爷、龙长河、张天亮等生活在黄河岸边的滩区人民因黄河而产生的爱恨情仇与人生际遇,弘扬国家改革开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政策给滩区人民带来的生活巨变。
成立于1942年的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原名济宁市豫剧团),80年来活跃在鲁西南黄河岸边,深受群众欢迎。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负责人张志红介绍,山东梆子是鲁西南及鲁中地区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又名“高调梆子”,因其高昂激越的特点,被人称为“舍命梆子腔”。山东梆子唱腔慷慨激昂、高亢健壮,行当则以红脸、黑脸为主要角色,动作粗犷,架势夸张,洋溢着雄浑、豪放的阳刚之美。
山东歌舞剧院副院长、剧评家赵峰表示,近年来,黄河与脱贫结合成为炙手可热的题材,吸引了很多院团和剧作家的关注,但热闹一番后,很多人却对这一题材望而却步。“因为寻找到独特的切入视角,既讲好脱贫故事,又讲好黄河故事,使之从众多脱贫题材作品中脱颖而出,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赵峰说。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创作推出的《梦圆黄河滩》用全新的舞台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段表现出富有时代精神的文化内涵,视角独特而新颖,人物饱满而典型,剧种风格鲜明而突出,书写了“黄河滩区脱贫大迁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时代画卷。
张志红介绍,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过去几年来,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创新为动力,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推动全市文艺工作者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推出了一批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新时代,一部文艺作品能不能从思想上打动人、感染人、激励人,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张志红表示,未来在艺术创作领域,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将把质量意识贯穿到创作全过程,体现在全要素中,把艺术的高标准、高水准体现到创作的方方面面,助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河南豫剧院三团:《黄河滩上的女人》诠释黄河儿女顽强生命力
文旅中国驻河南记者 张莹莹
豫剧《黄河滩上的女人》剧照 河南豫剧院三团供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越来越多的豫剧人用自己特有的腔调讲述“黄河故事”。
“葛巴草,片连片,深深扎根黄河滩。纤细如线却有节,不惧旱涝耐霜寒。茎蔓坚韧奋力长,固沙保土绿荒原。”豫剧《黄河滩上的女人》因为生动诠释黄河儿女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坚毅顽强的精神气魄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黄河滩上的女人》是河南豫剧院三团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倾力打造的一部新作。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河南省文联副主席陈涌泉任编剧,改编自知名作家、河南省文联主席邵丽中篇小说《黄河故事》,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家庭40年的命运变迁,折射出新时期以来黄河滩区从水患频仍到河水安澜,滩区人民从缺衣少食到安居乐业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该剧也因此成为讲述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的典型作品。
“8年没有新的作品,同仁、恩师、观众和关心我的领导都说行政管理界多了一个书记,舞台艺术上少了一个‘角儿’。所以我要演出,我要有新的作品立到舞台上,让观众检验。”《黄河滩上的女人》由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豫剧院党委书记汪荃珍领衔主演,该剧是其继豫剧《刘青霞》之后,时隔8年再次领衔主演的一部舞台艺术作品。
熟悉汪荃珍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挑剔”的人。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新作更不能马虎,她要创新。为此,河南豫剧院三团特邀近年来在戏曲导演界备受期待的青年领军、来自上海昆剧团的知名舞台剧导演俞鳗文执导。
俞鳗文是地道的上海人,学话剧出身,当收到邀约时,她十分惊讶:“和豫剧这么古老而接地气的剧种打交道还是头一次,排这个戏让我焦虑了很长时间,甚至有些焦躁。”
俞鳗文用“斗智斗勇、相爱相杀”来形容排戏过程中她和汪荃珍的关系。“经过大量的工作和磨合之后,最终《黄河滩上的女人》成功地立上舞台,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创作经历。”俞鳗文说。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编导系主任、副教授穆海亮称赞,《黄河滩上的女人》因对生活的深沉思考、对时代的深刻把握、对人性的深邃开掘,使其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鲜明的艺术个性。
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让长城形象深扎群众心中
文旅中国驻黑龙江记者 张建友
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长城在每一位中国人心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用长城作为意向创作作品,是传承评剧艺术、弘扬红色文化、推动时代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主任关波介绍,上世纪90年代,国家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杂音及一些惶恐心理。为了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将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改编成评剧歌曲,并进行精细打磨,推出后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影响。“很多人听了后都能够哼唱,不但起到了凝神聚气、鼓劲加油的作用,更是对评剧艺术进行了传承。”关波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在线上线下推出评剧歌曲《沁园春·雪》,为疫情初期处于惊恐状态、居于家中的群众树立了信心。
成立于1950年的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本着“红色兴评”的原则,全力推动红色文化建设,用艺术舞台讲述红色故事,先后创排了《走过暴风骤雨》《女儿》《金沙江畔》等一大批红色剧目,在展示评剧艺术独特魅力的同时,用红色精神引导人、教育人、激励人。关波表示,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下一步将围绕长城资源,创作出包括评剧歌曲、折子戏、精品剧等作品,把这些作品送到百姓家门口豫剧沁园春雪原唱,让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奋进、担当形象的长城扎根于龙江广袤大地。
与此同时,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也大力倡导社会各界以艺术的形式提升长城影响力,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短视频等各种媒体,推出关于长城方面的歌曲、影视、戏曲等形式的文艺节目;支持省京剧院、省评剧艺术中心、省龙江剧艺术中心等省直艺术创作单位及基层艺术创作单位深入挖掘长城文化元素,创排各种形式的艺术产品;鼓励书法界、美术界、摄影界的艺术骨干走上长城进行采风创作,不断推出优秀作品。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让艺术特别是舞台艺术成为传扬长城文化、促进地域发展、推动红色传承的重要抓手,在未来的创作生产中,用情用力讲好长城故事,用心用功讴歌伟大时代,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弘扬时代精神。
江西省赣州市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守正创新 讲好长征故事
文旅中国驻江西记者 王竹青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剧照 汪湧 摄
“红、绿、古”交相辉映的赣南大地,孕育了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赣南采茶戏,也留下了无数共产党人践行革命理想信念的光辉事迹。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自去年4月25日首演后,凭借良好口碑已展演45场,受到广大观众的持续热议与好评。
江西省赣州市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创排的《一个人的长征》由张曼君执导、盛和煜编剧、杨俊等主演,讲述了赣南地区一个名叫“骡子”的青年马夫被苏区中央银行马队雇用,面对黄金的诱惑和敌人的堵截,讲信义、重承诺,在红军战士拼死掩护下,携带黄金孤身突围,用行动诠释“一诺胜千金”,逐渐成长为坚定的共产党人的故事。
为了尊重历史、回归真实,主创团队走遍赣南,为剧目创作进行了大量调研考察。在表现形式上,该剧将扇子花、矮子步、单水袖等赣南采茶戏的绝活融入情景叙事。同时,皮影、人偶等元素也被融入到戏剧的歌舞表现当中,极大地增强了演出形式的审美层次,充分展现了赣南采茶戏的独特魅力。
赣南采茶戏载歌载舞、幽默诙谐,极具赣南客家乡土气息,音乐多以山歌、民间小调为基础,旋律优美豫剧沁园春雪原唱,所演出的内容以生活题材为主。正因为剧种风格如此,契合现代题材剧目的创作,使得剧中人物有血有肉更加鲜活,剧种和文化的结合必然使得剧目别具一格。
“赣南的红色历史是一座戏曲资源富矿,守正创新和力求精品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该剧主演、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演员杨俊表示,“精品”成为赣南采茶戏近年来的高频词,涌现出红色四部曲《山歌情》《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一个人的长征》,以及几十部红色题材的小戏。赣南采茶戏的振兴是江西文化强省建设的一个缩影,正在进行的第八届江西艺术节上,包括《一个人的长征》在内的精品力作将陆续上演,成为弘扬中国文化、讲好江西故事的重要窗口。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戏曲学会会长王馗评价,从跨越数省的“采茶”剧种群而言,赣南采茶戏以极其鲜明的艺术个性,成为长江流域以南有着强盛辐射力的区域乡土大剧种。《一个人的长征》在既往歌舞剧探索基础上,附带着张曼君导演对于其母团发展方向的深层思考,展现了这个乡土剧种在推动革命文化题材创作中,自身艺术体系的壮大与成熟。这一传统戏曲剧种同样在百年来的艺术“长征”中,借助革命题材创作,完成从传统向现代、从小戏向大戏的成功转型。
内蒙古包头市艺术剧院:奏响“黄河大合唱”
文旅中国驻内蒙古记者 阿勒得尔图
大型原创民族音乐会《黄河从草原走过》剧照 内蒙古包头市艺术剧院供图
九曲黄河十八弯,底蕴深厚的黄河文化滋润着“几”字弯上的城市——内蒙古包头的土地和人们的心灵。7月15日晚,包头市艺术剧院民族乐团大型原创民族音乐会《黄河从草原走过》在包头大剧院上演,剧院内飘荡的黄河旋律与剧院外黄河奔腾的涛声共同奏响一曲别有韵味的“黄河大合唱”。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并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黄河流域九省区舞台艺术优秀剧目”,《黄河从草原走过》先后在山西大剧院、山西润城太行古堡·筑梦中国第二届太行古堡文化艺术周、郑州文化艺术中心、包头大剧院进行巡演。包头市艺术剧院院长丁振刚介绍,《黄河从草原走过》共3篇、9章,以民族管弦乐的形式呈现,将内蒙古西部地区极富文化内涵的爬山调、漫瀚调以及二人台曲牌等相融合,使黄河的音乐、艺术个性得到极大张扬。其中,第一章《祭·火》乐曲以蒙古族颂词为引子,在打击乐节奏律动下营造出马背上民族的浩大声势;第四章《古渡扳船》则让人遥想起包头水旱码头的历史,全曲张弛有度,以一种人文的创作意识勾勒出河中一景,给观众留下回味与遐想的空间。
漫瀚剧是内蒙古独有的剧种。内蒙古漫瀚剧团团长安树刚介绍,漫瀚剧音乐以经典二人台、山曲、爬山调、蛮汉调、蒙古族长短调为音乐元素,道白为汉语普通话,是融蒙汉两族文化的地方戏剧种,也是内蒙古唯一的地方戏曲剧种。该团创排的漫瀚剧《布衣郡守》描写了东汉时期包头故地五原郡太守崔寔怀抱富民兴边的理想,心系百姓、发展民生的故事,生动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和人文风貌。该剧先后荣获诸多奖项,成为一部讲述包头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也是包头市近年来勇攀艺术高峰,打造文艺精品战略的又一精品力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