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选于《乐亭文化志》

《桃花庵歌》京剧_戏曲桃花庵全场_戏曲桃花庵表达了什么

评剧,是中国四大剧种之一,清朝光绪年间自乐亭一带萌生。其前身是民间说唱“莲花落”,又叫“莲花乐”、“莲花络”,搬上舞台后亦称为“平腔梆子戏”、“平戏”。“莲花落”在成为戏剧之前,属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历史悠久,且流传很广。据史料记载,隋、唐时代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她的身影。传入冀东大约在金元时期,多以民间散艺人走街串巷演出形式出现。据滦县县志载 :“莲花落原名莲花乐,俗谓之 ' 蹦蹦戏 ',昔时丐者沿街乞讨之歌曲。”因而,时人也称之为“乞食莲花落”。起初演唱多为单口,即一人手拿 “呱打板”,也叫“乍板”、“大板”(用长约六寸,宽二寸的两块竹板,用绳穿起来);另一手拿“碎嘴子”,也称“节子”(用长约三寸,宽一寸的竹板五块,每两块之间放两枚铜钱,用线绳穿起来),两手配合操作《桃花庵歌》京剧,沿街巷或数或唱一些莲花落小曲及民歌小调之类的民间俗曲,主要包括竹板莲花落、太平歌词(也叫单板莲花落)、数来宝、什不闲等十几种说唱形式。

后来,这些说唱形式又逐渐发展为对口莲花落,即彩扮莲花落的初级阶段。其演出形式变作两个男性表演者同时上场,一扮作小旦,手拿折扇、手绢,称为“包头”、“上装”;一扮作小丑,手拿“呱打板”,“碎嘴子”,也称下装。这种取站式有问有答且歌且舞的演出形式,被时人称做“两小戏”, 以叙事体第三人称为主要特点。后发展成为“彩扮莲花落”,突破了一旦一丑的表演格局,加进了小生行当,化妆方式体现了角色特点,使演出形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丰富。伴奏以呱打板、碎嘴子击节,后加进了大弦(板胡)、横笛、小唢呐等简单的伴奏乐器,司乐人员视需要随时进入角色,配合情节的发展应答帮唱,此时也被人们称为“三小戏”。

彩扮莲花落发展到“拆出戏”阶段。所谓“拆出戏”,就是将长篇故事的剧目,视情节将剧中典型精要部分,拆成折子戏,分场演出。由原来第三人称的叙述故事情节,变为第一人称的表演,以剧中人物面目出场来表演故事。演出场所也不局限于走街串巷,而是在街头撂摊打场凑钱,进而到席棚、茶园剧场演出。这种艺术形式的变化过程,即由地摊演唱逐步演绎成为舞台演唱的评剧雏形,后来被称之为“落子”阶段,即评剧产生的基础阶段。

清光绪年间,享誉京东的“乐亭四大家”之一——庙上崔家的崔佑文,对家乡的皮影、大鼓、秧歌、莲花落等乡土艺术爱之如癖。他在管理崔家杂艺班子时,广聚各民间戏曲剧种的艺人于家中。至清末,先后养有乐亭影班、河北梆子班、莲花落班等多个班社以及乐亭大鼓艺人。其中,他把散落在周边各县知名莲花落艺人聚集在一起,所办的专业莲花落“双发合”班,首开将地摊莲花落搬上舞台的先河。

崔家“双发合”莲花落班成立初期演员近 20 人,经常于周边各县开展演出活动。鉴于莲花落为群众喜闻乐见、兴盛发展势头,崔佑文为使双发合后继有人,又成立了“双发合”莲花落小班。这是中国评戏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培养新人的专业科班。它的创建,首开莲花落(评剧)创办科班之先河,它不仅为双发合莲花落班培养了后备力量,同时为莲花落的发展,培养出了一批具有相当艺术造诣的新型演员。1894 年成兆才就来到双发合班学艺,拜师于任连会等著名莲花落艺人为师。为以后从莲花落到平腔梆子戏再到评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造就了众多人才。由此可见,评剧在乐亭萌生,乐亭是评剧的摇篮。

1904 年,崔家家境败落,任连会、成兆才同大批艺人转入丰南县魏庄子赵家班。此时,成兆才已深谙莲花落表演技艺精髓和剧本创作的基本常识,在任连会的关照下,走上了剧本创作之路。成兆才移植、整理、创作评剧剧本上百部,他们师徒还多次携手参与诸如庆春班、警世戏社等班社的组建,多次对莲花落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从而奠定了评剧发展的基础。随着南孙班、魏家班、警世戏社等班社群雄蜂起,众多艺人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进入城市演出《桃花庵歌》京剧,产生很大影响。

20 世纪 20 年代,莲花落被称为“平腔梆子戏”,当时有的班社也曾叫过评剧,但都没叫响,多数还是以“落子”冠名。直到 1926 年,孙凤鸣亲自带领岐山剧社小班进入上海,给上海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继孙凤鸣之后,1935 年,白玉霜在上海恩派亚大戏院演出,《时事新报》发表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洪深、田汉的文章,文中赞誉白玉霜为“评剧皇后”。于是“评剧”字样正式见诸报端,“中国评剧”的名字从此饮誉海内外。

评剧,其唱腔通俗、优美、余韵无穷,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影响相当广泛。从其诞生至今近百年里,深深地扎根于人民大众之中。她有过据唐山、闯关东、下上海、占津京、红全国,风风光光的历史 ;有过在城里 “只愁挤不进堂厢,站着听一夜也要过过评戏瘾”的魅力 ;有过在乡下“其艺广为流布,

蒸蒸日上,百姓喜闻乐见,观者如云”的兴盛。

新中国成立后,文艺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评剧艺术不断壮大和发展。评剧界群星灿烂,新老剧目争相上演,声腔韵律回荡城乡,至“文化大革命”前,评剧艺术曾达巅峰。原中国评剧院院长胡沙说 :“当时文化部统计,评剧在中国除了京剧就是她,占第二位”。

1959 年 1 月,随着滦县评剧团整建制转到乐亭,乐亭县开始有了县办专业评剧团。县剧团经常深入乐亭城乡演出经典古装戏和现代戏,在为广大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的同时,还不断影响了广大评剧戏迷的评剧热情。很多村里相继建立了业余评剧团,评剧演出成为当时全县人民业余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形式。

20 世纪 80 年代前,评剧是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因而评剧的发展壮大有肥沃的土壤,在人们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80 年代初期,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评剧的市场范围相对缩小,观众的分化,致使受众锐减,进入了发展的低潮,1981 年,乐亭县评剧团解散。受多元文化兴盛的影响,乐亭县的专业评剧演出活动减少,但喜欢和学习评剧的大有人在,群众评剧演唱活动未曾中断。

进入 21 世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群众对乐亭传统文化的喜好度逐渐增加,广大评剧爱好者对评剧的热情日渐高涨,截止 2013 年,乐亭县城乡建立评剧业余演唱组织十几个,演唱及伴奏人员百余名,评剧演唱活动遍布乐亭城乡。

2004 年 9 月,乐亭评剧票友贾凤娟参加全国评剧票友大赛,荣获“全国十大评剧名票一等奖”。评剧,这一传统艺术又在乐亭大地焕发出新的青春和活力。

附:乐亭县评剧团艺人传略

水金珠(1919-1987),女,原名董镜云,艺名水金珠,乳名水灵。原籍遵化县平安城人。天性聪明伶俐,有一副好嗓子,养母见她有这份天赋,决心花力气培养她,经常带着她到戏园子里去看落子,并有意到后台接触艺人,看演员化妆、练功、练唱。回来后,小水灵就在家模仿戏里的人物情节进行学唱。平时,养母还有意让她在人前唱几口,增添了她学戏的兴致。

小水灵 12 岁,拜天乐戏院戏班里的老艺人田振海(艺名洒金红,玉田县人)为师,老师按她的长相和名字给她起了个艺名 “水金珠”。

师傅先让水金珠学小旦,开坯子戏是《花为媒》里《张五可坐绣楼》一折, 17 天就能登台演出。后跟老师学《张彦赶船》、《老妈开嗙》等小戏和折子戏,经多次登台演出,她的名字在剧场也就响亮起来。

她演出的很多戏,都是她自己花钱向艺人们学的,也有的是别人演戏时在幕后偷偷看着学的。

15 岁那年,戏班主演花月英正在天乐戏院唱《桃花庵》,她跑前跑后地到池子里“打子儿”(撵钱)和到台帘内等候饮场(给主演送水润嗓子),有幸借着等候的机会偷看花月英演戏,一招一式,她都铭记在心里。只十几天功夫,就把全部《桃花庵》都学会了。一日,花月英因对班主不满,在观众已经开始进场时,借口有病把戏给撂了。班主只好托人去说合,花月英托词不演。众人无计可施时,只好让小水灵救场。锣鼓一响,水金珠登台,凭一副金嗓子和俊俏的扮相便获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一炮打红。

第二天观众争相购票,一连几天,水金珠越演越好。从此,水金珠一举成名,站到了主演的位置上。

水金珠登上了主演宝座,却继续虚心向各位师傅学习演出技艺, 唱念做打样样扎实。在她的艰苦努力下,先后学会了《蝴蝶杯》、《孟姜女》、《庚娘传》、《打狗劝夫》、《黑猫告状》、《杨三姐告状》等近百出戏,但最拿手的还是《李香莲卖画》、《李三娘打水》、《桃花庵》、《莲花庵》、《杜十娘》、《刘翠屏哭井》、《夜宿花亭》、《夜审周子琴》、《绣鞋记》、《杨三姐告状》、《打狗劝夫》、《秦香莲》等十几出戏。因功底扎实,嗓音洪亮,在台上,她一张口,便震动全场。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剧团下乡演出仍是盛况不衰。

1931 至 1954 年,水金珠在滦县紫金座班(新民剧社)和后来的滦县评剧团从艺。她作风正派、艺德高尚,在艺术生涯中所经历的各班社、团体中都起到了稳定作用,对传统评剧艺术的继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6 年后,她在滦县积极参加民主改革(当时叫国营运动),把民营的新民剧社改造为国营剧团,并带头把自己私有的“行头”折价归公,将净“分”制改为固定工资制。她毕生热心于评剧传统艺术的挖掘和继承,积极演出好戏,始终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团结和自己在一起共事的艺人们。

1959 年,水金珠随团到乐亭从艺期间,在自己繁忙的演出活动中还兼作青年演员的教学工作,既教青衣、花旦,还教老旦、彩旦。 青年演员石身勤、崔雅秋、王桂芝、郝翠梅、常淑珍、孟祥花等都出其门下。很多老演员如洪媚兰、张蕴璞等也经常受到她的指点。她为乐亭评剧团无私培育青年演员数十名,为评剧艺术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4 年,她当选为乐亭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和妇女代表。在“文化大革命”中,水金珠遭受到迫害,被打成残废。

1978 年,党对水金珠及其丈夫的冤案平反,恢复了政治名誉,这个从艺大半生的乐亭县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在病床上仍然关心着评剧事业的发展。

1987 年,水金珠去世。

孙玉亭(1916-1988),女,艺名大玉凤,丰南县薄家港人。从小在南孙小科班学艺,师从孙凤鸣学习文武生,亦曾受教于成兆才。她先工武旦,后学彩旦,功底深厚、扎实,表演人物细腻、幽默,趣味性强。起初在岐山(班主孙凤鸣,字岐山)剧社从艺,1930 年与本剧社名旦筱麻红去日本东京灌制《白

玉楼画画》、《小借当》等剧唱片。后在滦县评剧团、乐亭评剧团从艺。年长后,她多在剧中演饰彩旦角色,如《杨三姐告状》中的费氏、《窦娥冤》中张驴之母、《天河配》中牛郎嫂子等角色。

晁锡纯(1924-1964),乐亭镇晁庄人。建国初期在县人民剧社演评剧,后调唐山专署青年评剧团,20 世纪 60 年代调回乐亭县评剧团。主工老生,曾在《小二黑结婚》中饰演二诸葛,在《夺印》中饰演陈有才。其表演形象逼真,感情真挚,唱腔洪亮,吐字清晰。被观众称为“活二诸葛”、“活陈有才”,受到广大戏迷的好评。

褚月樵(1928-2005),天津市人。因说唱时发哑音(行话叫“云遮月”),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公鸭嗓”。他年轻时在天津学戏,建国初期由天津到迁安县建昌营评剧团从艺,1953 年被招到遵化县评剧团,主唱小生。1956 年加入到滦县评剧团。1959 年,随滦县评剧团来到乐亭。

褚月樵扮相英俊,表演潇洒、大方、沉着、稳重,每在关键时刻,他雄健的台步伴随着激昂的鼓点,在台上一亮相,那一双明亮的大眼,顿时放出光芒,迅即赢得观众热烈地掌声。 禇月樵工底深厚、戏路宽,做戏认真,能演小生、老生、文生、武生多个行当。文戏、武戏、传统戏、现代戏样样得心应手。可称是乐亭评剧团的台柱子。他不仅基本功扎实,且乐于助人,剧团每在排练新戏遇到难做的动作时,都是由他给青年演员做示范,一招一式,循循善诱,使他们大受教益。曾主演过传统戏《吕布戏貂蝉》(饰吕布)、《牧羊圈》(饰朱春登)、《秦香莲》(饰包拯),现代戏《野火春风斗古城》(饰杨晓冬)

等剧目。

白艳萍(1929-2005),女,天津市人。自幼在天津拜师学艺,师从庆春班著名评剧艺人董瑞海。她遵从师训,学戏刻苦,十四五岁即登台演出,在天津与学艺有所成的禇月樵结婚后,夫妻二人由天津先后到迁安建昌营、遵化、滦县评剧团从艺。1959 年随团来到乐亭,是剧团的主要青衣演员。白艳萍扮相俊美,嗓音宽厚,善演悲剧。她在演出时全身心投入,感情充沛,常常是以动人的表演技巧抓住观众,使之与其共鸣,因而产生最佳的舞台效果。以其坚实功底授徒多人,如 :乐亭剧团青年主演王桂芝的开坯子剧目《杜十娘》就是白艳萍口传心授。演出剧目有 :《刘翠苹哭井》、《孟姜女》、《杜十娘》、《李三娘打水》、《牧羊圈》、《窦娥冤》等。

刘金霞(1924- ?),女,天津市人。自幼爱好戏剧,青年时在天津从艺,主工青衣。20 世纪 50 年代由天津到滦县评剧团,1959 年随团到乐亭。她基本功扎实,戏路宽、阅历广,表演细腻,是剧团主要演员并兼任培养辅导青年演员工作。主演过的戏有《孔雀东南飞》、《相思树》、《唐知县审诰命》等剧

目。

张品三(1922- ?),天津市人。丑角演员。20 世纪 50 年代初与其妻刘金霞到滦县评剧团,1959年随团到乐亭评剧团工作。他嗓音纯正,吐字清晰明亮,表演幽默诙谐,饰演正反面人物都能恰到好处,尤善演三花脸。曾演出过《唐知县审诰命》中的唐知县、《窦娥冤》中的张驴、《天河配》中牛郎舅舅、《三看御妹》中的太医等角色。

李德奎(1928-1984),滦县人。从小在滦县落子园子(新民剧社)跟随父亲李宝全学艺。父亲系冀东一带知名评剧文武老生,功底深厚,教学严格,使他练得一身好功夫,刀枪棍棒样样精熟。十余岁即在一些武戏中担任角色。1954 年他参加滦县评剧团,1959 年随剧团来乐亭。他对艺术精益求精,饰演的角色一招一式都认真到位。演出武戏,每当剧情达到高潮时都会将自己的绝技展示出来,博得观众的掌声。可惜他嗓音条件较差,大多是演反派(反面人物),如番兵将帅等。演出剧目有《保龙山》中的曹克让、《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高大成、《十五贯》中的都爷等。后来主要从事培养青年演员武功和导演、舞台监督工作。自滦县评剧团始,排武戏都是由他负责指导。他善于根据演员水平安排表演套路和器械使用方法,使之达到最佳演出效果。他在乐亭评剧团工作 20 多年间,先后培养出张洪、张淑珍等一大批男女武功演员。

董月华(1931-2008),原籍天津市。自幼跟随舅舅(天津京剧武行知名教师)学习武功。后在荣春社(京剧名家尚小云科班)学戏,与何永华(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扮演座山雕)同科。在荣春社,他主要学习了《挑滑车》、《林冲夜奔》等武生戏。艺学成后,先后在天津、抚顺京剧团从艺。建国初到唐山地区评剧团,由京剧改行从事评剧演出活动。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应邀到滦县评剧团从艺,1959 年随团来到乐亭。在乐亭评剧团,他担任艺术室主任,主要负责剧目导演、演出和培养青年演员工作。董月华功底深厚,动作规范,身段漂亮,其演技在东北、冀东一带很有名气。

王宝华(1932-2009),北京市人,与洪媚兰是夫妻。青年时期同在中国评剧院从事演艺事业,先工小生,后主要扮演三花脸角色(丑)。他非常喜爱著名评剧演员赵连喜的表演艺术,在演出时多模仿赵的幽默诙谐的唱腔和表演风格。在 40 余年的评剧生涯中,曾扮演过《张羽煮海》中的张羽、《秦香莲》中的陈士美、《花为媒》中的李茂林、《小二黑结婚》中的二孔明、《杨三姐告状》中的高贵和等角色。

冯宝成(1926- ?)《桃花庵歌》京剧,滦南县张士坎人。自幼在滦县戏园子里从师学司鼓,练就娴熟的操鼓技艺。

他善于学习、积累,阅历丰富,戏路宽,文戏和武戏样样在行。作为剧团里的鼓佬,每排练一出戏,他都认真分析研究剧中的人物、情节、内容和要求,准确掌握剧情发展变化。在演出时,注意把握住剧中各个环节的节奏,特别注重演员在舞台上的情绪、动态,灵活处理一些突发情况,并根据剧情发展,适时以鼓点带动乐队,激励演员通过表演将剧情推向高潮,使演员的演技在台上得到充分发挥。在团内,他的司鼓技艺有口皆碑。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