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腔戏曲大全 (正歌雅集2019年终专稿)第七次茂腔之旅(四)——高密行
2019年7月31日
高密茂腔表演艺术家宋爱华演唱《窦女》
京胡孙志军京二胡 王伟中阮 刘玉萍
扬琴 范婷婷 笙 常明富二胡 杜文君
第七次茂腔之旅
兰中玉
2020年1月5日
2019年7月4日,离开冬日潮冷的奥克兰,途径广州回到火热的故乡。因为父母妻儿都在奥克兰,这次回国成为单纯的茂腔之旅。参加茂腔活动,访问研究机构,探望茂腔名家,会见戏曲同好,日程安排的满满当当。
(四)高密之行
当今茂腔,胶州胶南高密为重镇,三家专业剧团历经起伏,坚守茂腔舞台至今。2006年,胶南董芳君创立中国茂腔论坛,高密郭健、胶州冯建玉和我本人作为元老参与,大浪淘沙,友谊历久弥坚。在我的电脑文件夹中,第一次茂腔之旅于2007年成行,第一次与专业演员会面就是去高密,由郭健组织见到高密茂腔名家孙秀芝、鞠述云和孙志军老师,时为6月3日。
那年,郭健小弟刚刚大学毕业,如今儿女绕膝,家庭幸福,事业成功。孙秀芝老师当时三十多岁,此前因参演过二十多部茂腔碟片,深受戏迷喜爱。她与商咏梅、夏美华、单宝宏、薛林涛、肖秀花、孙志军、张翠玲等同事积极支持剧院领导工作,克服困难,在完成演出任务的同时,担纲高密艺术剧院每年推出的茂腔周。每当此时,大剧院观众如潮,满坑满谷。
2013年7月去高密拜访茂腔演员
前排左起:赵可常,张其荣、作者、孙志军;后排左起:常明富、鞠述云、孙秀芝、
刘玉萍、李淑娟
2007年以后,每次回国之茂腔行,高密都是必去的地方,郭健和孙秀芝为第一联络人。2013年7月,孙老师引荐拜访了高密茂腔前辈张其荣和先生李观行。张老师老旦最为著名,《对花枪》为其代表作,年逾七旬时依然中气十足,唱腔煞口老到。李观行老师曾经任昌潍地区京剧团团长,高密和胶州茂腔的代表作《元宵谜》,就是李老师从京剧大师荀慧生先生的本子改编而来的。2016年6月,孙秀芝老师特别邀请,两次去高密大剧院观摩茂腔周演出,欣赏了《西京》之《桂花亭》和《火焰驹》,并与孙老师一道,就其主演李彦贵的定场诗等做了校订。2018年2月,孙秀芝、夏美华、薛林涛、孙志军、肖秀花等老师特意录制视频,祝贺新西兰茂腔博物馆的成立。
这次应胶南王本宏老师之邀参加山东省肘鼓子(系列)艺术节,秀芝老师多次说,要是你能回来就好了。我回国的决定比较仓促,事先卖了个关子,没有透露行程。及至在胶南见到她,自然是又惊又喜。秀芝老师参加过开幕式晚会后,又陪同我一起观看了四场戏。她说很快就要当奶奶了,以后还真不一定有长时间一起聚会。然而令我些许遗憾的是,年底她就要退休了。她刚刚五十岁而已,正是戏曲演员艺术上全面成熟的时候,却要离开舞台了。
孙秀芝老师的母亲、茂腔前辈老艺人
马秀花大姨讲解《潼台》等剧目
7月24日中午,天气酷热。我去高密乘第二天的火车去济南,先来拜访孙秀芝老师。她刚刚乔迁新居,儿子也是新婚不久。最令我期待的,是秀芝老师特意接来了老母亲——茂腔前辈老艺人马秀花大姨。大姨早年从艺,经历过茂腔在民间艰苦但辉煌的岁月,一百余出戏烂熟于胸。2015年5月,大姨曾经通过QQ给我唱过《潼台》,边唱边讲剧中杨八郎之妻云秀英的三个大段唱腔,各有一百零八句。我早就同秀芝老师要求,再回国时一定向大姨当面请教,今天终于达成心愿。大姨七十九岁了,身体很好,思路清晰,虽是第一次见面,却像娘俩儿非常熟悉亲近。一位是浑身是戏的“老戏骨儿”,一位是浸润茂腔多年的铁杆爱好者,真是忘年之交。大姨讲起久不见于舞台的《隔帘》(《梁祝》一折)、《潼台》和《南唐》,连唱腔带念白,各个行当角色,一句不落的背诵下来。不久前我刚刚与青岛市文化研究院的迟涛院长校对过《南唐》等老剧本,我惊讶的发现,大姨的唱念简直一字不差!大姨的唱腔,朴实无华,半说半唱,重复而不絮烦。比如《隔帘》中祝英台向梁山伯回忆自己女扮男装、二人结拜、高山读书等情节,也是一百零八句,涵盖父女争执、村言俚语、孩童游戏、青年情窦等,勾勒出茂腔流行地区古代的风情画卷,反映了两百年间的语言特点,可谓是承载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茂腔前辈老艺人马秀花讲述《梁祝-隔帘》
晚上秀芝老师招呼单宝宏、薛林涛、孙志军等茂腔名家和郭健弟小酌,由戏曲到人生,演员与爱好者已经没有界限,只是知音。薛老师谈起父亲薛守荣先生,感谢我们为他找到父亲生前留下的《姊妹易嫁》的录音;单老师谈起自己的京剧渊源,谈到逝去的舅父宋风江老师,惊诧于我们这些爱好者对茂腔的认识深度。一席酒宴,不觉微醺却意犹未尽,大家相约,我从济南回来后,无论如何要再来高密一趟。薛老师、郭健和我一道回到秀芝老师家,同大姨继续聊戏。等郭健送我回到宾馆,已是深夜。第二天我在火车上接到郭健微信,说昨晚酒戏酣畅,都不知自己是怎么到家的。
7月31日,二次去高密,与郭健先去秀芝老师家汇合。此次高密之约,秀芝老师和郭健弟可谓倾力打造,惊喜连连。郭健还特意邀请同事田洪昌老师全程摄像。高密茂腔作为一支主力流派,风格灵秀,清新婀娜,历史上涌现出焦桂英、高润滋、范云洁、张其荣、宋爱华等一大批著名演员。继2013年拜访过张其荣老师后,这次秀芝老师引领去前辈演员宋爱华老师家拜访,同行的还有著名茂腔表演艺术家傅登基老师。宋老师和先生范兆启老师退休前都是高密茂腔剧团的主要演员,主演过《西京》《秋江》《窦女》《姊妹易嫁》《元宵谜》等上百出剧目。二十多年前范老师重病行动不便,全靠宋老师悉心照料。两位老师年逾八旬,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范老师虽然久病,却整洁干净,清清爽爽。宋老师家墙上挂着大幅剧照,有《沙家浜》《白毛女》《社长的女儿》,还有夫妻合作的《刘海砍樵》。宋爱华老师应邀谈起《秋江》的创作,和她与青岛光明剧团前辈艺术家李兰香刻画陈妙常的不同;说起《西京》裴秀英的“大悠板”处理,并带领我们观看他们当年的剧照,一一详细解释。老人家年纪高迈,久别舞台,但可以看出内心深处对从事一生的茂腔艺术,依然有着炽热的感情。看到我们到来茂腔戏曲大全,回忆往事,滔滔不绝,然而几十年的茂腔经历,千言万语,一时难以详述。这些茂腔老前辈,每一位都是一部大书,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读。
孙秀芝(左一)傅登基(左二)老师陪同
拜访高密前辈演员范兆启宋爱华老师
宋爱华老师早年剧照
我们的拜访大约持续了一个小时,范老师由于身体不便,一直在一旁默默地倾听。《正歌雅集》在《兰中玉说逼婚记》一文中,曾经发布过范老师主演的《逼婚记》中历城县令的唱段。我播放给老人家听,初时没有反应,播放了几句后,范老师突然微一抬头,说:“这不是我嘛?!这个戏还有(存留)?”由于剧团变迁和资料管理等因素,许多珍贵资料流失,就连演员自己也不知道留下过什么作品。此次虽然只有《逼婚记》一小段唱腔茂腔戏曲大全,得来不易,算是我们对老前辈的一份心意。
此时高密艺术剧院史炜院长已经在剧院等候,宋爱华老师把先生交代给儿子,随我们一起来到剧院。与史院长几次会面已经非常熟悉,他首先把大家让到剧院三楼,参观精心打造的高密茂腔博物馆。该馆与王本宏老师主推的黄岛弘承茂腔博物馆先后开馆,同2018年2月开馆的新西兰茂腔博物馆遥相呼应,我笑称这次回国是海内外茂腔博物馆大会。高密茂腔博物馆分多个展厅,展品包括剧本、剧照、行头、乐器、音像制品等,实物丰富,全面反映了高密茂腔的起源、发展、特色和代表人物等。
参观高密茂腔博物馆。左起:傅登基、
薛林涛、刘玉萍、作者、孙秀芝
史炜院长在茂腔博物馆亲自讲解
随后史院长把大家请到大会议室参加座谈会,高朋满座,气氛热烈。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大勇先生专程参加,孙秀芝老师的母亲马秀花、宋爱华、单宝宏、薛林涛、孙志军以及茂腔剧团乐队的老师在座,更有茂腔界老前辈潘家善老师与会。李大勇部长对来访的客人表示欢迎,说高密茂腔是国家级非遗,是高密的骄傲,市里愿为高密茂腔发展创造条件。今天有来自海外的喜爱茂腔的客人到访,让人真正感到茂腔既是本地的,又是国际的。我在简短发言中说,喜爱茂腔近四十年,由兴趣爱好到责任感使命感,走到今天,要感谢各界朋友们,尤其是专业剧团老师们的厚爱。各地茂腔都有丰厚的历史底蕴,横向看茂腔地方流派,纵向看茂腔发展脉络,必须多采访茂腔名家,取得第一手记录。感谢史院长、秀芝老师和郭健老师,以及高密茂腔剧团组织今天的座谈。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大勇先生参加座谈会
茂腔老前辈潘家善老师已经八十岁高龄,体魄健壮,声若洪钟,看上去也就七十出头。他在谈话中,介绍自己曾经在高密、诸城、五莲和胶县茂腔剧团工作,足迹踏遍茂腔艺术的主力传播地区,对各地茂腔风格、主要演员的艺术特色有着深刻的认识。在胶县剧团工作时,潘老师参演过《祥林嫂》(饰贺老六),《桃李梅》(饰方亨行)、《元宵谜》(饰赵超)等,他的高密口音与胶州同事们是两个风格,却也严丝合缝,相映成趣。潘老师现场模仿了青岛光明剧团李兰香、诸城王仙梅、五莲王培仙等茂腔旦角大家的唱腔,详解其唱腔的细微不同。他随身带来了自己手写的各地茂腔剧团和著名演员的介绍,列举茂腔剧目、演职人员,并配有照片。其中茂腔前辈曾子明、王培仙等影像,极其珍贵。
潘家善老师向作者展示其茂腔手稿
令人激动的演唱环节,久不开唱的老前辈一展歌喉,宝刀不老。潘家善老师演唱了《孟姜女》中秦始皇“七雄称霸并相立”和《对花枪》中的程咬金“一杆大旗空中飘”,黄钟大吕,气势非凡,毫不费力。宋爱华老师演唱了高密独家剧目《窦女》中“错走一步泪千行”,满宫满调,哀怨凄楚,催人泪下。马秀花大姨演唱了《西岐州》佘太君修书搬请王怀女的唱段,古朴淳正,平而有致。听老人家唱戏,最突出的感觉就是,中正平和,不事张扬,力避浮夸,丝丝入扣,入情入理。随后郭健演唱了《罗衫记》中的徐能“为子当孝为臣忠”,我唱了曾金凤老师的代表作《兰桥会》中“清明佳节三月三”“下的华山到郊野”,以及《罗衫记》中“郑月素跪察院”。还记的2013年夏来高密剧团,也是孙志军老师主弦,伴奏《兰桥会》“今日相遇兰桥前”。高密茂腔音乐与胶州异曲同工,细节处理终归不同,唱来胶州高密流派混搭,别有特色。
茂腔表演艺术家潘家善在2008年高密春节
戏曲晚会上表演《对花枪》饰程咬金
从潘家善老师算起,到乐队年轻演奏员,高密茂腔也是几代同堂。老师们在剧团工作多年,所见所感习以为常,但是对于我和郭健来说,梨园掌故、剧目唱腔,无一不觉新奇,值得记录。孙志军老师回忆说,七十年代末,曾金凤老师来高密演出《刑白马》,扮演陈平,女老生应工,难能可贵;相比而言,高密旦角大家焦桂英演出《姊妹易嫁》之素花,老生大家高润滋演出《葡萄架》之沈叔美,本色出演,亦庄亦谐,令人难忘。我身处这种氛围,再次感到自己区区一戏曲爱好者,所到之处,得到前辈老师和朋友们厚爱,深感荣幸。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两次来高密,收获满满,心情一如炎炎盛夏般火热。告别史院长和老师们,郭健弟与秀芝老师将我送回胶州。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挚友不多言谢,愿长长远远茂腔戏曲大全,永续戏缘。(全文完)
左起:薛林涛、孙秀芝、史炜、潘家善、
作者、傅登基、单宝宏、孙志军、郭健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