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的发展和它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从近些年来看,越剧的存在环境和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很多,因为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社会、经济、体制、观念、艺术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集中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一是社会在不断前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加上外来文化的进入和新生艺术的涌现,人们对艺术有了新的要求,对电视、歌舞等能把准时代脉搏,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越剧,无论是演出的节奏、演出的剧目、表演的手法、反映的内容已与现实社会相距遥远,以致与观众难以产生共鸣,缺乏艺术魅力。比如演出剧目至今还停留在《梁祝》、《红楼梦》等传统剧目,脱不出“才子佳人”和“私订终身后花园”的窠臼等等。 二是越剧发展的经济后劲不足和人们经济好转后对越剧需求的“负效应”。一方面,越剧发展需要经济支持,为了争取观众,越剧在不断加大投入,包括现代科技、先进设置在舞台上的应用,每一出戏的道具、服装等等,而面对市场的疲软,造成了投入大于产出的不良循环,为求得收支平衡,只好提高戏价,而戏价高了梁祝是什么戏曲剧种,更没人看,票房收入就更加不行。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好转,尤其是购置了高档的家庭影院等设备后,大多不愿意花钱到剧院里去买“热闹”梁祝是什么戏曲剧种,造成了经济发展对越剧的负效应。

三是越剧工作者观念的误区。 1、任何戏曲发展的生产力在于不断改革和发展富有时代气息的、符合观众需求的、先进的、新鲜的表演程式,丰富自己,而越剧在这方面缺乏足够的用语吸收、敢于创新的改革精神。普遍存在着技重于戏、旧对于新、守胜于创等的情况,特别对流派唱腔的认识,过分强调继承梁祝是什么戏曲剧种,忽略了继往开来,创新发展。 2、越剧属于俗文化范畴,是老百姓的艺术,应扎根民间,面向群众,而实际上,有许多人把越剧作为高雅艺术来运作,制约了发展,偏离了方向。 3、面对社会进入转型期,剧作者的心态相对失控和不平衡,只看到电视是富裕的艺术,对当前戏剧出现危机的周期性认识不足,看不到困难与机会并存,以致作者改行离散,新剧目出不来。 四是越剧表演团体的体制改革步子缓慢,缺少强有力的措施,演员新陈代谢不畅,管理和操作跟不上市场经济形势的发展,艺术生产力得不到解放,出戏出人缺乏后劲,开拓市场缺乏力度。同时,越剧的知识产权得不到应用的保护,无偿地作为电视节目的荧屏播放,使戏曲演出失去观众。 五是社会上对越剧的认识还停留在单一的地方戏曲这一层面,其功能仅仅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忽视了它在经济建设、对外交往、寓教于乐、弘扬地域精神、文化之邦标志之一等的作用。因此,对保护和振兴越剧还缺少应有的重视。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