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万历年间,青岛开放为通商口岸。成化年间,天后宫建有戏楼,说明已经有戏剧演出。到清代乾隆年间,青岛口“旅客商人云集于此”,戏剧演出也增多。

1891年,青岛口设总兵衙门,此时的青岛已经成为繁荣的港口市镇。《海云堂随记》中记载:“……杂耍、小场、大书、兆鼓、梆柳、秧歌、江湖把戏,无所不有。”这时的青岛戏剧演出繁荣。

1912年开始,一大批逊清遗老遗少客寓青岛,许多京剧名角儿也来青岛闯码头。除了京剧、昆曲等全国性的剧种,青岛的地方戏主要是肘鼓子和梆柳。

青岛作为一座海滨小城,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却成为众多本土剧种的发展重镇。比如,肘鼓子流行于山东半岛,却在青岛被正式命名为“茂腔”;曲艺中的胶东大鼓也不产于青岛,众多艺人也不在青岛,而扬名却在青岛,传承也在青岛。同样,昆曲是百戏之祖、世界文化遗产,它的传承人之一是青岛的丛兆桓。

这种“青岛现象”说明了青岛的艺术魅力,众多艺术在这里“海纳百川”并发扬光大。

茂腔

茂腔选段——张羽煮海

茂腔是青岛的地方戏曲。茂腔是初流行于青岛周围十几个县区域的老地方戏,被称为“胶东之花”。鼎盛时期,茂腔除演出于山东各地,还广及苏北、辽宁,有十几个专业剧团,已有完整的唱腔、表演、自己的剧目、代表性演员,现已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茂腔虽非诞生于青岛,但因青岛是胶东地区最大城市,人口众多,是茂腔发展时期艺人聚集的地方,在它发展、成长、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茂腔,这个戏曲曲种的叫法是1949年后由文化主管部门正式命名的。过去有许多不同的叫法,如兆姑子、肘鼓子、周姑子、轴棍子、本肘鼓、冒肘鼓,另外还叫老拐调,有人认为是茂腔的分支。作家莫言的小说中写作“猫腔”。

从清末至民国,以京剧为大戏,其余均为小戏。这些小戏进不了剧场,只能赶集、赶会、走村串镇。茂腔进入青岛后,因初期戏班人少,也在“里院”内露天演出。青岛的“里院”为四面围合形式,二楼为明走廊,很适合文艺演出,到30年代,容纳一二百人的小戏院也接纳他们演出。

1949年6月,青岛解放,胶东文协进入青岛,整顿民间艺人,才将肘鼓子(茂肘鼓)叫作“茂腔”戏,后被各地接受,建了十几个茂腔剧团。

这时期,茂腔演出已很完整,有了各种行当、伴奏乐器,有了众多剧目。《茂腔发展概述》中认为,茂腔的音乐以地方小调为主,吸收了地方戏曲乃至胶州大秧歌、胶州八角戏、诸城秧歌等形成自己的唱腔,属于大调式音乐体系,适合演唱大喜、大悲的剧目,发展中板式日益丰富,有二板、快板、四平调、散板、南锣、娃娃腔等。

80年代的调查统计,茂腔剧目有140多个,以“四大京”“八大记”为代表,即《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和《罗衫记》《玉环记》《风筝记》《钥匙记》《火龙记》《丝兰记》《绒线记》《蜜蜂记》。传统茂腔中以《罗衫记》为茂腔代表剧目。

许多年里,在青岛及周边地区,茂腔有众多观众,以其易懂、通俗,在农村农闲时间有“村村皆有茂腔声”的说法。在青岛城市里,也拥有众多观众,尤以家庭妇女、劳动群众为主,许多知识层人士也喜欢听茂腔。

胶州一个秀才贴了一联:

咋来一听,酥一阵,麻一阵,难受一阵,速速拔腿就走;

听上两天,生也好,旦也好,唱得也好,问问哪里接台。

柳腔

即墨春晖柳腔剧团演出

在中国几百个地方戏曲剧种中,唯柳腔是以即墨为主要传播地区的剧种,也可以说柳腔是即墨的地方戏。在30年代,青岛有“四大特产”,即崂山水晶、西施舌(海产贝类)、即墨老酒、柳腔戏。

诗人、作曲家贺敬之写道:“杯接田单饮老酒,醉人乡音听柳腔。此来一路睹新秀,更望琼楼非梦乡。”诗中写了青岛两大特产,并且把柳腔写作“醉人乡音”。

柳腔与茂腔一样,是1949年后才定名的,并且二者有相同之处,是姊妹艺术。

《辞海》和《中国戏剧曲艺词典》中记:柳腔系由茂腔于1900年前后受曲艺“四股弦”的影响发展而成的。这种说法较简单,不完整。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马少波写道:宋元遗韵喜存真,学游方知沧海深。仿佛儿时瓜棚下,“拉魂”一曲醉童心。

在即墨,几乎人人会唱几句。民谣中有:进了即墨地儿,踩了两脚泥儿,吃着地瓜干儿,听着柳腔戏儿。

吕剧

吕剧是在山东琴书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地方戏剧种,是1949年后新产生的戏曲剧种,却后来居上,成为山东省代表性戏曲。

吕剧选段《你我还是好姐弟》

山东琴书是在山东各地区广泛流传的说唱艺术曲种。清朝末年,广饶县的琴书艺人把《王小赶脚》发展为化装唱吕剧选段100首,首先演奏与演唱分工,而演员化装为人物,不再串唱几个人物,是戏剧而非曲艺了。这种化装琴书很受欢迎,迅速在惠民、博兴一带流传。

据说“赶脚”中的人物二姑娘,演唱时利用了民间艺术“跑驴”形式吕剧选段100首,“跑驴”与“赶旱船”都是民间艺术,赶旱船是做一个船形,人在其中,虽似在船上,却是用脚来走。“跑驴”也是做一个驴形,人在其中,如似骑驴,却用脚来走。因而人们称之为驴剧。

长沙欧韵钢琴城_嘉凯城(青岛)时代城_吕剧选段100首

1950年,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在以上化装琴、扬琴戏、驴剧基础上进行研究、改革,以《小姑贤》为试点,又创作了《李二嫂改嫁》,并正式定名为吕剧。1953年,成立了山东省吕剧团,宣布了这一新生剧种的正式诞生。

山东省吕剧团成立后不久即来青岛演出,剧团中就有青岛去省城的演职人员。省吕剧团的演出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郁,作为移民城市的青岛,茂腔、柳腔的观众群体受到局限,吕剧的观众面更为广泛。

1957年,以市工人文化宫为基地吕剧选段100首,成立了业余吕剧团。其中有些演职员原是京剧票友,有舞台经验,剧团演出了《龙凤面》《朝阳沟》等大型剧目。

1959年,在市业余吕剧团基础上成立了青岛市吕剧团筹备处,由市文化局直接领导。筹备处设在市场三路的友协电影院(东风电影院),几个月里招进了61名团员,从演员到舞台工作人员都有。

1960年五一劳动节,青岛市吕剧团举行建团大会,演出了由歌剧移植来的革命历史剧《春雷》。

曲艺

青岛由于历史原因,曲艺类型少,曲艺艺人也少于其他城市。除“撂地”演出的以外,有书场、茶社等60余处。曲种有山东的山东大鼓、山东琴书、山东快书、胶东大鼓、胶州八角鼓,来自外省的渔鼓、评词、京韵大鼓、太平歌词、相声、西河大鼓等20种左右。

胶州八角鼓

青岛地区自清代以来,有许多地方独有的演唱形式,包括胶州大鼓、即墨大鼓、胶州渔鼓等,而以胶州八角鼓最为流行。“八角鼓”是北方流行的曲种。八角鼓是清代始自旗人的演唱形式,故称“北京旗人八角鼓”,又称“鼓子”“桌戏”。

相传,清代雍正年间,原在北京做官的一位胶州人遭贬,回到胶州原籍,带回一批八角鼓段子,内容多为传奇故事和公案故事。自己官场失意,自己演唱以抒愤,人称“清客戏”“学士戏”,民间则称为“财主戏”“财主八角鼓”,初流行在上层社会。

《胶州文化志》载,道光十三年(1833年)匡四痴对八角鼓有一定造诣,破产后以演唱胶州八角鼓谋生,他的儿子匡戟如继承父业为最早专业艺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盲艺人对八角鼓进行革新,到1930年,经王述堂等艺人发展形成与原“财主帮”有所不同的胶州八角鼓,从上层社会广及广大群众。

1949年后,胶县文化馆对胶州八角鼓多次调查、挖掘、整理出24个曲牌、100多个演唱段子。

胶东大鼓

胶东大鼓是流行于胶东地区的“大鼓”,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胶东大鼓初期曾被称为“盲人调”,因有些艺人是盲人,借演唱以谋生。相传,胶东大鼓起源于黄县,有一位盲艺人丁武臣,以民间小调,利用“大鼓”形式演唱。到清康熙年间学唱艺人增多,加进去“靠山调”“子弟书”中唱腔,清末又加进去梆子、京剧等戏曲形式,使胶东大鼓唱、演丰富,曲目也日益增多,流行区域更加广泛。

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现作为一种舞蹈,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秧歌不仅是能“演”的舞蹈,也是一种能“唱”的曲艺,并是小型戏曲。

胶州秧歌原称地秧歌、三道弯。1956年起唱已淡化,以舞为主,定名“胶州秧歌”。一般认为始于清乾隆年间,由民间小调发展而成。刘彩是第一个改革创新艺人,是将胶州秧歌从舞蹈发展到戏曲的创始人。1920年,陈銮增又创南路秧歌。

胶州秧歌演员共有10人,4男,6女。鼓子,扮演男性老人(老生)。翠花,扮演中年妇女(老旦)。棒槌,扮演男青年(生)。扇女,扮演少妇(青衣)。小嫚,扮演少女(旦)。所以能分角演唱。另有“膏药客”,是开场介绍剧情及中间穿插表述的角色。演出曲目有《大别离》《说媒》《双拐》《锯缸》《钥匙记》《赶脚》等70几出,曲牌有《扣腔》《男西腔》《女西腔》《水浪音》《八板》等。

(以上内容摘选自《鲁海说青岛·青岛与戏剧》)

长沙欧韵钢琴城_嘉凯城(青岛)时代城_吕剧选段100首

地方戏APP

作为山东首个“互联网+戏曲”综合服务平台,地方戏APP集经典大戏、名家互动、戏曲短视频创作、戏曲社交为一体,戏曲爱好者们可以方便快捷实现看戏、听戏、唱戏。目前平台已吸引了4万多戏迷下载注册。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