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非遗百科丨敦煌曲子戏 大漠“活”瑰宝
图集
敦煌曲子戏,亦有“小曲戏”“小调戏”“老眉户”等名称。起源于敦煌民间,兴盛于清朝末年和中华民国初年,是一份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2006年,敦煌曲子戏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级别】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料图 马良宝 摄
【历史渊源】
曲子戏最早来自曲子词。敦煌曲子戏包含了陇东、陇西等地的音乐元素,和眉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敦煌曲子戏与曲子词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未能保留曲子词的原貌,演变成了曲子戏这一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
清末至民国是敦煌曲子戏最为盛行的时期,村村都有自发组织的曲子戏班,并涌现出了较有影响的曲子戏演员。“东牛西牛两个旦(花旦),没有换柱子(玩)不转”,说的就是第二代曲子戏的三位优秀演员,东牛、西牛、换柱子均为艺名,东牛名赵吉德,西牛名王登义,换柱子名高中,此外还有孙家福、沈生财、孙家友、周进录、方荣在观众中也颇有名气。
资料图 马良宝 摄
【艺术特色】
敦煌曲子戏的音乐唱腔吸收了陕西秦腔、眉户及甘肃各地曲子戏的各种曲调,是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曲牌体戏曲音乐。它包容了文学、音乐、舞蹈、曲艺、特技等各种艺术成份。主要由剧本、曲调、曲牌三部分组成。其伴奏乐器文武兼备。剧本短小、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幽默滑稽。曲调非常丰富,欢调使人兴奋无比,悲调能够催人泪下。
敦煌曲子戏的音乐唱腔是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曲牌体,戏剧情节大多反映当时民间的现实生活,情节风趣幽默,生活气息浓厚,曲调优美动听,乐者使人开怀大笑,悲者使人泪水涟涟,曲调易学、易唱、易记、易懂,观众百看不烦,百听不厌。至今,敦煌曲子戏还在敦煌广泛传唱。
【表演形式】
敦煌曲子戏的演出形式有舞台演出和地摊坐唱两种。
舞台演出俗称彩唱,有演出场地、文武乐队和服装道具。道白均用敦煌方言中的河东腔和河西腔。对演员具有较高的表演要求,旦角扭的欢,走的漂,舞蹈轻盈活泼,形象生动。丑角幽默诙谐,滑稽伶俐,角色扮演者表情细腻,感情真切,使人看得出神。
地摊坐唱,俗称清唱,不受演出场地的限制,不需服装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调准,曲调多,板路稳就可以入座献唱,无拘无束。
资料图 马良宝 摄
【剧目题材】
敦煌曲子戏剧目题材广泛,有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许多作品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久演不衰,为研究千百年来敦煌社会风貌、风土人情、乡俗民规、婚丧嫁娶,提供了生动、丰富、详实的资料。
敦煌曲子戏流传下来的作品主要有《小放牛》《老换少》《磨豆腐》《跳花墙》《瞎子点灯》《送情人》《大保媒》等。敦煌曲子戏最具影响力是在大型庙会演唱。如农历四月初八在千佛洞演唱,五月端阳节在月牙泉演唱,三月三在西云观演唱,浴佛节在雷音寺演唱,年年如此,观众欢喜。
现在,敦煌一些民间自乐班还在旅游景点、宾馆饭店为中外游客演唱敦煌曲子戏,很受中外游客的喜爱。敦煌曲子戏已成为传播敦煌民间文化、宣传敦煌新的媒介,敦煌曲子戏的演唱已成为宣传敦煌的重要平台。
资料图 马良宝 摄
【非遗传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敦煌曲子戏在传承与发展中不断遇险。旧有文化环境的逐渐消失,使曲子戏失去了广泛传播的土壤;新老受众之间的断层,使得观众不断减少;曲子戏传统的学习方式必须要有师傅带徒弟,加之戏曲的学习缺乏低龄人的加入。
为进一步推动有效保护、有序传承,推动敦煌曲子戏的保护工作,敦煌市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通过曲子戏大奖赛、个人争霸赛以及曲子戏展演等形式和日常的曲子戏培训班,培养的传承人群已达上千人,民间自乐班社30余个,编演的传统优秀经典剧目及新创剧目总数达80余个。
(整理:张静 实习生李鍌 来源: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文化网、酒泉日报、兰州晚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