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钟馗嫁妹_京剧嫁妹钟馗唱段视频_京剧钟馗嫁妹唱词

厉慧良(1923—1995)

20岁刚过,我就听说钟馗的造型很奇特,很美,就很想学这出戏。当时我父亲的一个好朋友孟燮卿在厉家班任教,他周仓演得不错,我去请教他钟馗怎么演,但他不会。只是听他说钟馗和周仓都是架子活儿,造型差不多,演法不一样。其后,我遍访厉家班诸师终不能如愿。1950年我由重庆来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工作会议,在观摩演出时,看了北昆名净侯玉山先生的《钟馗嫁妹》才一饱眼福。由于幼年失学,没有文化,当时一边看,一边用“画小人”的方法记,把侯先生舞台上的艺术造型记下了许多。后来听说尚长春在上演演出此剧,我又赶去连看三五次,也用“画小人”的方法记下了许多东西。回到重庆,我看了川剧的《嫁妹》,并且也画了一些小人。殷元和与我平素有交往,但我并不知他会演此戏。看了他的演出后,第二天我便登门求教,他把第一场给我走了两遍。再次登门时,因他们接到了进驻西藏的命令,正准备出发,未能继续学下来。我翻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画下的图,不甘心就此罢手。既然求教不得,一咬牙,横下一条心“自造”吧!于是,我先找戴国恒老师学会了曲子,随后便潜下心来研究钟馗的造型。钟馗是我国家喻户晓、千载流传的人物,在我国的民间艺术,甚至文人画中,他的形象都很常见。我把自己所看到的舞台上的钟馗形象综合起来,又从古书插图、古画、皮影艺术、寺庙泥塑以及捏面人的钟馗形象中广泛吸收使之为我所用。硬是根据我的理解,创出了一个“自造”的钟馗来。

京剧嫁妹钟馗唱段视频_京剧钟馗嫁妹_京剧钟馗嫁妹唱词

钟馗是与好友杜平进京赴试,途中误入鬼窟,才变得丑陋不堪,科举已然得中,结果殿试惊君,被黜落功名。一气之下,后宰门捐躯殒命。《嫁妹》表现他生前曾将妹妹许配给杜平,但没有向妹子说明,又因自己离家,无人做主,因此,在成神之后,回去嫁妹,以了心愿。这是一段非常美好的传说故事。我的所谓“自造”钟馗,不仅仅要表现他的形象与别个不同,更重要的是要向观众展现我塑造钟馗时对美的刻意追求。从《嫁妹》的主题出发,整个戏我强调用欢乐的气氛和美好的艺术造型,使观众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而不能因为是鬼的故事而给观众留下任何一点恐怖丑恶之感。为此,我试图从钟馗的形象造型美,形体动作美,以及戏的简洁凝炼的整体美这三个方面努力实现我的目的。

首先谈谈钟馗的造型。从脸谱上,我摒弃了鬼脸子扮相。但脸谱目前也还没有达到满意的程度,应当是丑中透美的独特形象,目前仍然只是和一般不同而已,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探讨,使之更加性格化。原来钟馗头戴八面威,身穿蓝蟒或黑蟒,十分威武,俨然一个大将军。但我考虑,钟馗是个满腹经纶的文人,应有书卷气质。所以,八面威与我所要塑造的书卷气的钟馗的气质不符。于是,我用判儿盔取代了八面威,衣服颜色如选用黑色、蓝色的官衣,都觉得武气太足,穿蟒也嫌太武气,我选择了红官衣,配上黄裤子、黄腰带,这样色彩较鲜亮,也显得文气一些,钟馗的奇特造型如果配上兜腮胡子当然好看,但我考虑,在戏曲舞台上胡子的用处很多,可以帮助表演,因此我设计了一副不太长,但并不短而比较厚的胡子,两边加上耳毛子。原来设计的耳毛子与《艳阳楼》高登的差不多,后来发现有些绺,于是在耳毛子旁边又附上一些散开的毛,使之“龇”出一点,但不能加得太多,不然就把脸给欺了。

把胸脯、肩膀、屁股楦起来,穿上红官衣,戴上判儿盔,既有威严的气度又不那么武气十足。但身上一架起来,脚上还是一般的厚底靴就感觉不配称。看别人的钟馗时就有这种感觉,似乎是头重脚轻。但一直琢磨不出一双合适的靴子。一个偶然的发现,使我茅塞顿开。我看到寺庙里四大金刚的两只大翻头靴子,正是我千方百计所要寻找的。因此就请上海有名的“南恒泰”靴子铺照此形状做成厚底。穿上一试,老板说:“太大了,你穿上就显两只大脚了。”我一听,十分高兴,我的目的正是要解决身上庞大而脚小的矛盾。这双靴子比一般靴子都长,都宽,前高后低,坡度也比我其他的靴子大,底高三寸,乍一穿,真不适应,经过练习后才逐渐习惯了。

京剧钟馗嫁妹唱词_京剧钟馗嫁妹_京剧嫁妹钟馗唱段视频

《钟馗嫁妹》 厉慧良 饰 钟馗(1956年)

下面谈谈我对钟馗形体动作的艺术处理。大凡膀架戏的表演都离不开歪肩、扭胯、夹膀、缩脖、腆肚、撅屁股等动作。比如一亮式耷拉着腕子,这是一般的表演不允许的,而对于钟馗等这类膀架人物却是必用的。我在给钟馗组织造型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在表演中突出钟馗的文人气质,对此,我颇下了一番功夫。除了尽量在形体上避免武将有棱有角的“崩登仓”式的亮相外,我还给他增加了文人的习惯动作。比如钟馗的几个下场,在音乐中倒背手优哉游哉地下场去,这是从国画家张大千先生送我的一张画受到启示提炼出来的。画上一个秀才倒背着手,悠然自得地行走,帽子上的两根飘带被微风吹起飘在脑后,人物那种潇洒、飘逸、清高的神韵跃然纸上。虽然这张画遭受“文化大革命”的劫难遗失了,但大千先生那传神之笔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对我塑造钟馗形象,加强他的文人气质起了极大的作用。

关于钟馗的舞蹈造型,我吸收了别人演出的很多长处,又从自己的特点出发,共搞出了20个,除一头一尾的两个造型外,中间18个全是耍剑的造型,我称之为“钟馗18剑”。耍剑,一般耍剑术,耍剑穗,而我是为了造型。在这些同小鬼密切合作共同组成的造型中,不仅在舞台上展示了一幅幅富有雕塑美的画面,而且把钟馗的妩媚的神态、文人的气质、刚毅的性格,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视频】厉慧良昆曲《钟馗嫁妹》

任何戏的表演都离不开使用技术,在《钟馗嫁妹》中我也使用了许多技术,但技术的使用首先要讲究精,讲究美,给观众以强烈的感染力。比如,唱到“小桥边残雪报春晴”时,小鬼们引路上桥,一个个从桥上翻下去之后,锣鼓起[夺头],我一个飞叉从桥(一张桌高)上叉起一米多高,落地后仍是横叉,这个动作表现了桥面冰雪打滑,连驴带人都滑落桥下,给戏平添了一层跌宕,这个惊险场面,使不少观众为之惊叹不已。对这一绝技,许多人都以为我是飞起后横叉落地,实际上不可能,这个错觉是由于飞起得高、落得快而造成的。其实我是在飞起后将要落地时的一刹那稍加控制,把腿收回到一定的角度落地,落地后再一放横叉下去了。后来,由于不慎,右胯撕伤,致使以后的演出中不能继续使用这一绝技了。我很遗憾,以后曾试图恢复“飞叉”但没有成功,演出中我感到许多观众流露出失望之意。让观众失望,作为演员来说,是不道德的,我一直为之不安,考虑用什么技术来取代这一飞叉。我曾改为蹦下来后,转身,一抬腿亮相,但减色太多。我又考虑,把桥去掉,我摔个冷叉。但正经八百地起范儿来个冷叉,观众一定感觉不到有什么精彩。我在摔叉之前,锣鼓起[夺头],一勒缰,跟驴夫鬼一抄,随音乐左摆右摆冷不丁地“啪”一个横叉下去,果然观众被这突兀其来的一招儿震惊了,一个满堂彩。学习别人的东西时,不能原封不动地搬用,要善于把别人的东西化为自己的东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随心所欲。比如接下来,我走了几个身段,有人看后说像“迪斯科”,其实是取自天津京剧团《大闹乾坤》这出戏。在这出戏里大头鬼、小头鬼一出来在[走马]锣鼓中走了一连串的扭腰动作,我一看马上觉得这个动作挺好,可以借来用。为了突出钟馗的扭腰、横叉之后,用铙钹捂音,静下场来,“扑、扑、扑、扑、衣、扑、扑”,虽然就要这么几下,但醒目,很俏,观众的兴趣就逗起来了。扭腰耍屁股这类动作,京昆一般是不扭腰的,只有高腔才扭,但我考虑,钟馗楦起那么大的一个屁股而不用它来表演,总觉得可惜,况且利用它可以使造型优美,因此我便把《大闹乾坤》扭腰的技术取来为我的“自造”钟馗服务了。又比如见妹妹一场,妹妹开门后,钟馗进门的动作,观众也很喜欢,这个动作我是受到皮影艺术的启示变化而来的,皮影对鬼旋风的艺术处理很生动,越转越高,越转越快,很生动。因此我就设计见妹妹一场开门往里一个转身,往外一个转身,然后单腿一个转身,旋风一般地进了门,很有情趣。

钟馗见丫环时有个“躺椅亮相”,这个地方一般都是用“圈儿椅”,因为比较大,亮相时使得开。但我觉得妹妹房中摆着一把靠椅,一把圈椅,不对称,不合理,观众一看就会想到钟馗要使用圈儿椅技术了,使观众分神。于是我改成两把都是靠椅,靠椅宽一尺一寸,而钟馗的屁股有一尺五寸,如何使用“躺椅亮相”这一技术呢?桌子和椅子之间正好有个空隙,我就利用这个空隙来使用“躺椅亮相”这一技术。丫环“哎呀”一蹲下,我骗腿起跳,转身360度,屁股正好落在桌子和椅子空当,“拍”一亮相。现在年纪大了,这个技术现在在舞台上用起来,比年轻时慢多了。

京剧钟馗嫁妹_京剧嫁妹钟馗唱段视频_京剧钟馗嫁妹唱词

《钟馗嫁妹》 厉慧良 饰 钟馗

最后谈谈我对这出戏结构的艺术处理。看了几台《钟馗嫁妹》之后,就感觉后半部有些散、拖。因为完成了“嫁妹”这个主题后,观众已经满足了,再施展一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技艺,强拉着观众,就要使观众厌倦。比如“与爷更衣”之后,钟馗下场,原来这个地方是众鬼卒翻牌头表演,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哑场,或走一排旋子,或走一排“铁门槛”或一排滚鸡蛋等,很热闹。但我觉得脱离剧情,像是卖艺。所以在五十年代我就改成鬼打架,设计了一些滑稽情节插在剧情里,加上小鬼都是笑脸化装,可提提观众的精神。之后,按原来剧本还应有两段唱,站在椅子上有一段唱,跟杜平见了面后下来再唱一段,我觉得有些“强弩之末”,就免去了。接下来我用跑车倒骑驴等动作。8个人在[车龙马卒]牌子里跑三插花,有小步、蹉步等,各走各的。我还感觉这个戏前面的东西太多,所以我把“耍牙笏”的东西挪到后面跳判时使用,让钟馗骑着驴放着分一走,把钟馗得意的神情表达出来了。另外,“后探海踹丫儿”这个技术,我也把它从前头挪到后头在[四击头]中走完这个动作,观众一鼓掌,全剧急煞车结束了。

以前[吹打]接[滚头]我还有个腿上下来回摆的技术,虽然观众也喝彩,但有些卖弄技术,而且在全剧即将结束时,节奏上有些拖沓,我也把它去掉了。现在全剧才四十多分钟,显得比较简洁凝炼。

1956年,我来北京演出《钟馗嫁妹》很受欢迎。尤其是舞蹈界十分喜欢这出戏。我请钱宝森老先生(钱金福的儿子)来看戏,他看戏后却说:“慧良,这出戏你不会呀!”当我把这出戏的前前后后创作过程讲给他听,他点头说:“你按现在这样也演红了,大家都说你这出戏不错。”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演员,应当有自己的艺术见解,应当有创造精神。不成功可以留下教训供后人借鉴,成功了就是一条路。(陈慧敏 整理)

(摘自 《厉慧良纪念集》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年4月)

咚咚锵微信公众号由“咚咚锵—中华戏曲网”为更加广泛地宣传梨园行的新鲜资讯而搭建的平台,我们会将网站中的热帖以及本站 原创 精华不定期更新至本公众号。以优质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传播戏曲界的大事小情,期待朋友们的关注和支持!(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关注本公众号、也可搜索账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