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虚拟性、程式性
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
1、虚拟性
定义:又叫写意性。中国戏曲的虚拟性,既是戏曲舞台简陋、舞美技术落后的局限性带来的结果,也是而且主要是“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积淀的产物。它极大地解放了作家、舞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观众的艺术想象力。
分类:
①戏曲舞台的时空具有虚拟性。
戏曲舞台对时间和空间的处理非常灵活。就时间上而言,如《文昭关》中伍子胥的几段唱,台上十几分钟,而代表的却是漫漫长夜。戏曲的空饲更为灵活,演员跑个圆场,已从一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戏谚云“三五步行遍天下”是也。
②戏曲演员表演时多用虚拟动作,不用实物或只用部分实物,依靠某些特定的表演动作来暗示出舞台上并不存在的实物或情境。所有虚掉的一切,都是由演员用动作引导、在观众的想象中出现的。如《打渔杀家》这出戏,萧恩和桂英这父女俩一出场,每人手里只各自拿了一件船具,可是观众立即知道他们是在船上。再如《穆桂英挂帅》戏台上表演骑马只是用一根马鞭子,这种鞭子跟真正的马鞭也差得很远,可是观众却能被它吸引住,把它看成一匹真马的代表。小至骑马、坐轿、行舟、开门、关门、上楼、下楼,大至山岳河流、下雨刮风、千里行军、沙场鏖兵,都可以有意识地化为“符号”,象征性地虚拟出来。
③场景、环境的虚拟。
传统的舞台上常常是空无一物,有时也只摆放意义不固定的“一桌二椅”。虽然简单,但是运用广泛,既可作为不同场合的桌椅,也可作为山、楼、床、门等的代用物。戏曲要把表演场所转化为剧情发生的地点,但这种转化主要靠表演。
2、程式性
定义:戏曲艺术从表演身段,到剧本结构、音乐设计、服装穿扮等,都要求遵守一定的程式。程式是一种规范。它来源于生活。表演程式是生活动作的规范化,是一种可以使人理解的相对固定的格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表演语汇,如骑马、关门等。表演程式又是生活活动作的美化和节奏化,也就是生活动作的舞蹈化。
分类:
①脚色行当具有程式化的特点。戏曲一般都划分为生、旦、净、丑等四种基本类型。
②戏曲演员的表演动作也具有程式化的特点。例如“起霸”表现的是气吞山河、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出征垓下之前,整盔束甲,检查自己上阵前的准备情况。例如“走边”:表现武士侠客、绿林好汉轻装夜行或潜行疾走的表演程式。例如“趟马”:是用虚拟手法以鞭当马,来表现人骑马飞奔急驰的情景。
程式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来自艺人在舞台实践中的生动创造,并且不断地丰富和创新。例如,京剧表演艺术家苟素生,根据自己扮演的人物多为中下层社会妙龄少女的实际,把传统旦角只用“兰花指”的程式,改成用单指;把旦角传统的脚挨脚走碎步的程式,改为“大步流星”式的台步。这样的改动,更符合他扮演的红娘等人天真活泼的本性,使这些人物生活化了。
我知道你在看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