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五台会兄弟_秦腔五台会兄全本_五台会兄秦腔

程丞在黄梅戏《罗帕记》中扮演陈赛金

秦腔五台会兄弟_五台会兄秦腔_秦腔五台会兄全本

周妤俊在越剧《心比天高》中扮演“海达”(左)

秦腔五台会兄全本_秦腔五台会兄弟_五台会兄秦腔

韦小兵在《卧虎令》中演绎秦腔“大花脸”

五台会兄秦腔_秦腔五台会兄弟_秦腔五台会兄全本

●南方日报记者 周豫 实习生 朱轩 韩梦菲

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竞演正在广州举行,这是全国文艺评奖改革后第一次梅花奖评选,名额由原来的30名压缩到15名。为此,使得这个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戏剧奖竞争格外激烈。

如今,竞演已过大半,除了两位广东青年粤剧演员外,各个剧种的参评演员也纷纷亮相。其中不少亮点,令人瞩目。比如:本届年纪最小的参评演员,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黄梅戏团年仅32岁的当家花旦程丞;首次以秦腔传统花脸行当冲“梅”的韦小兵;主演由西方现代故事移植成越剧古装戏的周妤俊……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青年戏剧演员正以新的精神风貌,给中国传统戏剧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

黄梅戏程丞:

最年轻的参评者

5月14日晚,本届梅花奖竞演演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年仅32岁的国家一级演员、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黄梅戏团当家花旦程丞,带着黄梅戏《罗帕记》与羊城观众见面了。

提到黄梅戏,观众们总会想到安徽,不少人还以为安徽省就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事实上,黄梅戏正宗发源地是湖北省黄梅县,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安庆地区,黄梅戏也很流行。在漫长的过程中,黄梅戏不断地吸收了青阳腔、徽剧、当地民歌以及其他地方戏剧的音乐精华,逐渐形成了今天自己独特的风格。

“上世纪80年代,湖北省委省政府把黄梅戏请回‘娘家’,才把我和一众黄梅戏演员从安徽请回黄梅戏的湖北老家。”程丞老师、梅花奖得主、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杨俊介绍,黄梅戏本来就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剧种,而鄂派黄梅戏的演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更是充满青春气息。

《罗帕记》在黄梅戏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天仙配》《女驸马》并称为黄梅戏“老三篇”,广为流传。该剧导演杨俊说:“此次选择《罗帕记》作为竞演剧目,是对黄梅戏本体的回归与仰望,也希望让大家看到有湖北特色的黄梅戏。”

程丞是这一届梅花奖竞演演员中最小的一个,她1984年8月出生,2001年,已经毕业分到安庆市黄梅戏二团工作的程丞,应邀到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工作。尽管年轻,但通过强化训练,加上自身的努力,并融合了黄梅戏和汉剧的优点,她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为了将传统精典剧目《罗帕记》更完美地搬上舞台,展现“鄂派”黄梅戏形象,在武汉最热的时候,在没有空调的排练房里,她带着一帮青年演员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反复练习。

为了更好地演绎“陈赛金”这个角色,程丞还特意去学习了昆曲。这部戏有很多连续高音、跨度很大,对程丞来说也是一大挑战。尤其是在陈赛金遇到种种灾难的时候,为了演绎那种情绪,程丞借鉴了不少声乐上的技巧。在这一版的《罗帕记》中,程丞赋予陈赛金很多的身段呈现,比如前三场闺门旦的高贵,到了后来发生转折,为了凸显年龄和身份,她还借用了很多京剧程派的身段,这也是黄梅戏从来没有尝试过的。

此前已经拿过中国戏剧“红梅”奖、央视“寻找七仙女”挑战赛金奖等奖项的程丞,一直将“梅花奖”视为自己的梦想,“它是我们戏曲演员的最高奖,我内心一直很渴望得到它。戏曲是我的信仰和事业,只有做到听从本心、做好本分,把戏演好,才能对得起大家对我的培养,这也是戏曲人应有的文化自信。”

秦腔韦小兵:“大花脸”卧虎冲“梅”

5月11日,秦腔传统剧《卧虎令》在广州友谊剧院上演,主工铜锤花脸的青年秦腔演员韦小兵,在剧中饰演汉代刚正不阿的洛阳令董宣,秉公执法、触怒权贵的他被皇帝强按于地依然不低头,势如卧虎。秦腔的传统花脸行当自梅花奖评选至今尚未摘得一朵“梅花”,韦小兵说,此番以卧虎之势前来,誓要摘“梅”。

韦小兵在剧中的行当是大花脸,这行当在近些年梅花奖竞演中是不多见的。剧中,他以精湛的唱念做打、雄伟的身架、庄重的举止,塑造了性格刚直、不畏强权的董宣这一人物形象。

韦小兵于1986年开始从事秦腔艺术表演,至今已经从艺31年。他任职于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师承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买刚老师,曾塑造了《铡美案》中的包拯、《五台会兄》中的杨五郎、《下河东》中的赵匡胤等舞台形象。

多年来,秦腔花脸这个行当从未摘得过“梅花”。为了争“梅”,专家对《卧虎令》的唱腔、做功均进行了重新的编排。通过一年多的打磨和实践演出,《卧虎令》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韦小兵在塑造人物时,善于运用髯口功、水袖功来表现人物的情绪,特别是在第三场“公堂惩暴”,董宣面对唐丹的咄咄逼人和百姓的哭诉,唱到“愤怒焦急心中火燃”时,运用了“捞须”“抖须”等身段来表现心中的怒火中烧。当决定要杀唐丹时,又通过“翻袖”“抖袖”“抓袖”三个动作一气呵成,表现了人物的果敢和正义凛然。

作为一出秦腔花脸戏,主角的唱功、须口功、步法、手法都是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韦小兵根据人物的需要,充分运用了各种手法,活灵活现地再现了人物形象,博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越剧周妤俊:挑战易卜生经典

5月12日晚,越剧《心比天高》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上演。国家一级演员周妤俊演绎了“现代话剧之父”易卜生笔下著名女性“海达”的凄美故事,感动了不少观众。师从越剧表演艺术家吕瑞英的周妤俊,曾凭借该剧荣获中国越剧节十佳演员、巴黎第三届中国戏曲节最佳青年演员等荣誉。

《心比天高》对于周妤俊来说是难得的转折,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为了演好这个戏,她一遍遍揣摩易卜生的原著,寻找将自己和所扮演的角色“海达”合二为一的通道,常常如痴如狂,甚至精神紧张到晕过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凭借该剧在挪威“易卜生年”开幕演出上震撼了挪威观众,并受到了挪威国王和王后的接见,易卜生的重孙女就曾感叹:“这个来自中国的女孩,就是曾祖父笔下活的海达。”周妤俊曾主演《打金枝》《梁祝情梦》《流花溪》《简爱》等,但“海达”的性格极其复杂,这个角色对周妤俊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她认为,塑造人物的一个原则是:“要演好一个人物,就要不断地去思考寻求,努力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由于单凭程式化的表演无法呈现海达复杂的内心世界,周妤俊努力调动生活的积累来丰富角色的情感,她收集各种影像,不断探索。

在该剧的高潮戏“焚书”一场,周妤俊一身红衣,充分展现了水袖舞的功力:从单袖到双袖,并利用抓袖、抛袖、绕袖等各种动作,把人物情感层层递进,把人物的情绪表达到了极致。

这部越剧虽然取材于易卜生名剧《海达·高布乐》,但两者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一个是在男权社会的现代欧洲,一个是在独尊儒术之前的古代中国,“《心比天高》希望通过对大师原著的灵魂嫁接,向世界推荐中国戏曲艺术的神奇魅力。”导演支涛说,我们没有丢下唱念做打,而是充分显现剧目本体鲜活醇美的视听内涵,大刀阔斧地砍掉了原剧中次要人物和枝蔓,融入中国传统价值观,跳出中国古典戏剧以情节取胜的窠臼,深入展示人物内心冲突,将19世纪挪威话剧与有近百年历史的越剧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周妤俊说:“我们始终致力于越剧在中国独立语境下的唱念做打舞,并充分显现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审美意向与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