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秦腔如何向世界展示多元中国文化?
中新社西安5月18日电 题:李梅:秦腔如何向世界展示多元中国文化?
——专访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梅
中新社记者 阿琳娜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秦腔是中国古老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秦腔被更多海外民众认知,在世界舞台上承载着秦人情与中华魂,展示着丰富多元的中国文化。
秦腔为何历经千年仍“传唱不衰”?秦腔如何在时代变迁中更好地保护传承,展示中国文化?秦腔如何发挥作为陕西“文化名片”的作用,推动与海外的文化交流?近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梅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作出解答。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历经千年仍“传唱不衰”,秦腔的生命力来自何处?秦腔与西方戏剧有何异同?
李梅:秦腔又称乱弹,至明代已是比较成熟的形态。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乾隆年间,秦腔名角魏长生三次入京演出,以动人的腔调、通俗的词句、精湛的演技轰动京城,秦腔进入鼎盛时期。后在流行过程中,秦腔与其他戏曲形式和民间艺术结合,逐渐形成各地多种多样的梆子声腔剧种。秦腔也被誉为中国梆子声腔的鼻祖。
秦腔的特点是粗犷豪放,慷慨激昂,雄浑悲壮。声腔有苦音和欢音两类,这两种唱腔是秦腔区别于其他剧种一大特点。秦腔题材涉猎广泛,很多都是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经典剧目。流传至今的经典剧目有《铡美案》《周仁回府》《赵氏孤儿》《王宝钏》等。
源于农耕文化,起源于露天舞台,秦腔在黄河两岸刚诞生时,演出场所在民间,观众露天站立观看。唱戏时要吸引观众,演员就要压住台下的叫卖声、说话声,声音就必须大,嗓门尽量拔高,于是就有了“吼”的特点。但秦腔不全是“吼”,秦腔的小生、老生、小旦、正旦等角色行当,有许多唱腔委婉缠绵且清丽。
秦腔抒发的是秦人的广阔胸怀,用高亢激昂的腔调“吼”出来,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精神表达,豪迈奔放,大开大合,将秦人的精气神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种表达,在民间有着深厚基础。
▲秦腔《再续红梅缘》李梅饰李慧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供图
秦腔与西方戏剧同属于综合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融合表演、音乐、美术、舞蹈,甚至建筑等于一体。不同于西方戏剧重再现,多体验或者写实,秦腔等中国戏曲多以歌舞演故事,重表现,具有虚拟性、程式化的特征。
虚拟性特征具体表现为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的虚拟。中国戏曲表演以生活为基础,但又不局限于生活,而是对生活的提炼与超越,符合观众的审美心理。比如,一条马鞭,驰骋千里;几名校尉,千军万马等。
程式化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通过演员表演与观众欣赏的互动,逐渐建立起来的约定俗成的对应关系。比如,表现人物推门进入室内的程式,就是演员将生活实际中推门、迈进的动作进行放慢或夸张处理,尽管舞台并没有设置房门,但观众仍然感到了门的存在。
中新社记者:如何在时代变迁中更好地保护传承秦腔,传播展示好中国传统文化?
李梅:秦腔的赓续发展,首先离不开人才的“接力”和培养。以中国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为例,我们加大对现有中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托举,通过到专业院校进修等方式提升其素养;通过各类参演参赛活动为中青年演员搭建成长平台,提供展示机会。“新鲜血液”的注入关系到秦腔的未来发展,必须要“未雨绸缪”,为戏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夯实根基。我们邀请全国著名艺术家和院内老艺术家授课、排戏等,并先后排演出了青春版秦腔《杨门女将》、碗碗腔《红色娘子军》、秦腔神话剧《西游记》系列之《唐僧收四徒》《大闹天宫》和数十部折子戏,均获好评。
如今秦腔生存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改变,为了传承发展,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和创新。在创作上,始终坚持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创作现代戏并驾齐驱,相互交融,使古老的地方戏曲呈现出丰富充盈的风貌。在传统戏方面,恢复排演了包括《谢瑶环》《红娘》《锁麟囊》《劈山救母》等多部优秀传统剧目,同时还推出了《李十三》《路遥的世界》《关西夫子》《生命的绿洲》《楷模村》《诗圣杜甫》等新剧目,深受民众认可。
▲李梅带徒传艺《再续红梅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供图
薪火相传、活态传承是中国戏曲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我希望趁自己尚有余力,尽可能把最好的东西教给年轻人,给他们搭建成长平台,让戏曲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近年来,我主演的《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再续红梅缘》《骄杨之恋》《生命的绿洲》等剧目都为青年演员进行了有效传承,分A、B组进行排演,名师高徒同进排练场,同台亮相。青年演员的加入,不仅有利于促进青年演员的快速成长,而且体现了古老秦腔艺术的当代活态传承。
▲秦腔《大树西迁》李梅(中)饰孟冰茜。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供图
中新社记者:秦腔如何发挥作为陕西“文化名片”的作用,推动与海外的文化交流?
李梅:中国戏剧作为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丰富多元的表现样式,与世界戏剧交流越来越密切,让国外观众对中国戏剧、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认知。秦腔亦是如此,我们不仅受邀赴国外演出,也接待了不少国外文艺界人士,在相互交流中彼此都受益匪浅。
从艺多年,我也多次赴海外演出,包括1992年我主演的《西湖遗恨》在芬兰演出,作为首个秦腔剧目登上欧洲舞台,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也开启了陕西戏曲与欧洲艺术交流对话的新篇章。
▲秦腔《西湖遗恨》李梅饰李慧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供图
我们近百次组团出访,足迹遍及亚洲、欧洲、北美、非洲等地区,比如赴澳大利亚、新西兰参加“欢乐春节”文化交流活动,赴丹麦参与哥本哈根国际歌剧节等,均引起了强烈反响。
中国文化越来越具有吸引力,来自世界各地的文艺院团、青年团体、文艺从业者等都有主动了解中国的强烈需求,在他们的参访活动中,戏曲文化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近五年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先后接待了巴基斯坦百人青年代表团、印度青年代表团、中东欧16个国家资深音乐人组成的采风团等。
中新社记者:对外交流对秦腔发展有何助益?未来如何以秦腔为“媒”,推动更加深入广泛的文化交流?
李梅:随着中外交流日益密切,中西方文化也在相互借鉴中学习,秦腔现代戏的创作,尤其是写实题材的现代戏创作,戏曲程式也应随着生活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生活的改变而改变,需要创作者多体验,从人物内外出发,去创造角色,完成戏剧情节,这是要向西方戏剧学习的。
▲秦腔电影《寒窑记》李梅饰王宝钏。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供图
需打造精品文化演艺项目,借助多种形式将秦腔艺术展示出去,让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人能有更多机会去了解、学习中华文化。此外,也可以通过开发戏曲文化的“周边产品”等方式,拓展秦腔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并逐步形成文化消费,让中华传统文化能够进入海外民众的生活中。
陕西戏曲文化历史悠久、剧种繁多,我们将积极开辟新途径、新方式,开展好国际文化交流,展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完)
受访者简介:
李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一级演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首。
第九届、第十三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第十三届、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十五届、第二十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第二十九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组委会特别奖、第八届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最佳女主角奖获得者。主工正、小旦,谙熟秦腔、眉户、碗碗腔,人称“三门抱”,被誉为“秦腔一枝梅”。从艺四十多年来,在《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留下真情》《杨七娘》《西湖遗恨》《苏若兰》《再续红梅缘》《杨贵妃》《项链》《骄杨之恋》《生命的绿洲》以及秦腔电影《寒窑记》等剧中担任领衔主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