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贵妃醉酒》的演变历程
京剧《贵妃醉酒》现在是梅派的代表作,别的旦行流派已很少演了,但《醉酒》这个戏在解放前却不是这种情况,包括象四大名旦等出名的旦角演员都常演,非梅派所独有,而且这个戏最早不是正旦应工的戏,若说起这个戏的演变,还真有点复杂,我们可以追根溯源的说一说。 最接近于以后京剧《贵妃醉酒》的最早版本应是从乾隆时昆曲样式的名叫《醉杨妃》的演出剧目来的,但这个戏的唱腔又不完全符合昆曲的规律,昆曲是相当严格的,必须有固定的成套的牌子,但当时这个戏不太符合这一点,故只能说是昆曲的变格,因为这个原因,昆曲虽是雅部,但它却被归入了花部,后来又易名叫《杨妃怨》,因为它是昆曲的形式,所以当时是用笛子伴奏的,当时就很流行,随着徽班和汉班相继进京,他们中的艺人对它进行了加工整理,把原剧缩短,显得更精练了,相传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醉酒》相传是四喜班吴鸿喜所创编,吴的艺名叫月月红,是汉剧花旦演员,但以现在徽剧和汉剧都有这个剧目来看,我认为最早对这个剧目改编的是徽剧演员的可能性更大。
有两个主要个原因,徽剧早于汉剧进入北京,徽剧是乾隆后期,汉剧则是嘉庆后期,而在乾隆时此戏已有,当时同为花部戏的徽剧,不可能不对当时在北京很流行的《杨妃怨》进行改编演出,徽剧班继承和革新了这个剧目是可能的,那时汉剧班还未进京;再有二黄体系的四平调是当时徽腔的主要腔调之一,汉调当时是以西皮腔调为主的,至于它的二黄调本身就来自于安徽徽剧,它的二黄调比起徽剧来要简单的多,而《醉酒》全剧皆是四平调,并且腔调复杂,再说进京后未独立组班,是搭徽班演出的,完全有从徽剧中又把此剧目作为自己剧种再演出的条件,吴鸿喜可能把此戏演的更出色些,那时与现在相隔又近二百年,连梅兰芳先生都对此事不敢肯定,故我们现在误认为京剧最早的雏形是吴所创就不奇怪了,我认为徽剧早于汉剧演出此戏是根据两剧种的声腔特点和进京早晚猜测的,算不得准,但不管怎么说,吴鸿喜对此戏的贡献不可埋没。 京剧形成后最早演《醉酒》的演员已没法考证,但可肯定的是在京剧中演红这戏的是刀马旦创始人余玉琴,余原为花旦,故这戏原来为花旦剧目,(我想这与京剧形成前此戏就是花旦演出有关),按说演贵妃青衣最对工,但为什么演此戏的是花旦而不是青衣呢?一是此剧目的做工繁重,而且还有一些特技,以前的青衣无法胜任;二是这个戏原来情节很不健康,用花旦表现更合适些。现在这戏基本还是余玉琴的路子,余以后继承最好的是花旦演员路三宝,现在我们看到的《醉酒》大多是他的路数,四大名旦和筱翠花、芙蓉草都是直接或间接跟路学的,但最能体现路三宝原貌风格的是筱翠花,能继承他风格的传人为毛世来和陈永玲,陈永玲在筱派风格的基础上也吸收里梅派的一些表演方式,他刚去世不久,此戏有录像传世。
真正为此戏成为正旦常演剧目是从王瑶卿创立花衫行开始的,从此后,旦行的戏路大宽,青衣已不是只抱肚子傻唱了,唱青衣的演员对花旦、刀马旦也能跨行演出了,有的甚至演的很好,大多数演员也都按青衣或花衫的路数演了,当然花旦 演员也还演,这两种风格有些差异,但大体差不多,不过花旦是踩跷的。四大名旦和徐碧云、朱琴心等名旦都是按青衣和花衫的路子演的,但各有特点,程砚秋先生要婉转些,他下腰衔杯和卧鱼儿的身段技巧功力极深;尚小云先生要明快些,他的做工举重若轻;荀先生要娇媚些,他的唱念做都具特色。梅兰芳此戏是路三宝亲传的,但他对这出戏是改革最早,也是改革最彻底的一位演员,在所有梅先生改革的剧目中,《醉酒》要算改的次数最多的,王瑶卿先生创立了花衫行当,最终实现于梅兰芳,因此他是以花衫实践此戏的的第一人,(王瑶卿未演过此戏)梅先生改革此戏是一步步进行的,并非象一些人说的那样一步到位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梅早期和中期这个戏内容也不算很健康,他把杨玉环的思春丑态和与太监调情的表演逐步删掉了,还重改了一些不健康的唱词和念白,这样到解放前夕就基本改干净了,那种“色”的成分就没有了,他还在这个戏中废弃了踩跷,丰富和发展了唱念做的表演,到解放后又加工了一次,这次是对思想主题的彻底改变,使杨玉环由借酒消愁的贵妇人变为表现宫廷内妇女抑郁苦闷的 内心世界,由于这个戏的不断变化,梅先生成了最适合演这个戏的演员,一是他精湛的技艺;二是他改革的最成功;三是他的表演风格非常适合,雍容华贵和仪态万方的贵妃用梅派的特点演最合适,所以梅兰芳越演越红,四十年代后别的名演员就基本不演了,这个戏也就成了梅派的代表作。 《贵妃醉酒》有一些独有的特点:一是贵妃娘娘的角色应由正旦演,却一开始是花旦演的,并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虽然以后还是改成了正旦,但直到现在仍有按花旦路数演出此剧的;二是主角出场先唱后念,并一人从头到尾都是独唱;三是这出戏全部是四平调,一个板腔到底,并且腔调旋律丰富而复杂,这在别的有四平调的剧目中是不多见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