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氍毹上娇媚美 五彩光下技艺精——刘红雁
红氍毹上娇媚美 五彩光下技艺精
□ 刘仲武
《勘玉钏》是荀慧生大师的代表作,于1934年由剧作家陈墨香先生根据古典小说《喻世明言》之《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一回改编而成。由于这个故事曲折委婉,悬念迭出,引人入胜,很多京剧院团都学习搬演此剧,很多地方剧种也纷纷移植,还有些剧团以《诓妻嫁妹》为剧名排演此剧。
河北梆子《勘玉钏》剧照
该剧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明代,钱塘富户俞仁,有女素秋,幼许书生张少莲。后张门衰败,逢朝廷遴选秀女,俞仁欲以其女应选,乃逼少莲退婚。素秋母女不满,私取祖传玉钏一对,一枚让丫环鸾英暗送少莲,以为迎娶之资;一枚则由俞素秋之母收存,留作日后使用。是日,少莲外出。鸾英误将玉钏送与其友韩臣。韩探知原委,冒名夜入俞府,骗奸素秋。当夜,窃贼江海潜入俞家,杀死老夫人及鸾英,盗得衣物、玉钏,逃亡时却遗落衣物于张家门口。俞府家丁遁迹而至,错将少莲当作凶犯,逮送回府。素秋见其容貌迥异,方知自己被骗,羞愤自尽。俞仁将少莲扭至县衙,适逢县令往接御史,由二衙代审。张少莲屈打成招,陷身死牢。韩臣之妹玉姐,偶见其兄腕上玉钏,甚为喜爱,屡次索取未得。适江海游窜于街巷售卖所盗玉钏,玉姐欲购未成。江海得知韩家藏有另一枚玉钏,乘机窃得,又被公差擒获。御史陈智会同县令复审此案,传讯韩臣等人,勘问玉钏来历。玉姐以实言佐证往事,遂使真相大白。玉姐爱慕少莲,自愿与之成婚。陈智从中撮合,二人乃成夫妇。
河北梆子《勘玉钏》剧照
由于故事盘根错节,荀先生将此剧的艺术结构设置得合理巧妙。所以,该剧自1934年首演,至今已是80余载,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近日,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青年表演艺术家刘红雁演出此剧,让我大饱眼福耳福。看完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分上下两篇写下观后感,现与朋友们分享。
《勘玉钏》这出戏我看过不知多少遍了,京评梆剧种的名家演出看了不少,各有千秋。荀先生创编此剧时就给自己出了个难题:在一出戏里饰演两个行当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物。当然,这也是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没有青衣、闺门旦的稳重大气不行,没有小花旦的玲珑剔透也不行。前半场是闺门旦应工的俞素秋,有大段的唱,没有嘹亮通透的嗓子不行;后半场是小花旦应工的韩玉姐,又有很要功力的花旦表演,没有扎实的花旦基本功很难完成。看过刘红雁演出的《勘玉钏》后,感到她在我心中的艺术形象突然高大起来。先前,我曾看过她演出的《金玉奴》,在《天津日报》上发表过文章,赞她是“当今河北梆子剧种的当家花旦”。当然,移植这出戏对她来说也是个挑战,她以往演出的剧目基本上都是花旦戏,《金玉奴》《打金枝》《喜荣归》《春草闯堂》《画皮》《战宛城》《哑女告状》《尤三姐》《挂画》等,基本上都是以表演为主,很少有大段唱腔。此剧俞素秋“灵堂”一场,便是难度相当大的一场唱功戏,正工青衣演出这场也是要“秣马厉兵”的。可是刘红雁竟然顺利圆满地把它拿了下来,并且完成得非常精彩、漂亮!
刘红雁便装照
刘红雁的出场亮相是在俞素秋父母争吵激烈的节骨眼上。俞素秋是个情感性格柔弱的女子,她踏着“软撕边”的节奏快步冲上来,带着一脸的狐疑,朝父母争吵的方向凝眉看了一眼,向观众表达“他们为什么吵?”紧接着闯进厅堂,制止了父母的争吵,尽管很生气,她还是很有分寸地搭恭唱道:“爹爹为何打娘亲?”“向前跪倒珠泪滚,你二老休争闲事非,爹娘啊!”几句唱中,有不解,有规劝,有跪求,有孝道。俞素秋是个性格内敛的女孩,从小接受父亲封建的、严格的,甚至是不合理的管教,对此常常是逆来顺受。刘红雁短短几句唱和表演,把俞素秋的性格表现得清晰可见。
再看刘红雁是如何用念白表现俞素秋这个人物性格的。父亲走后,她轻声细语地问母亲:“啊,母亲,不知为了何事,与我爹爹争吵起来?”她与母亲说话的语速缓慢,是种试探性的询问。“争吵”二字念出来后,用眼偷偷看了一眼母亲,缓缓吐出“起来”。母亲抱怨地说:“只因你父嫌那张少莲贫穷,要将你送往宫中应选。”母亲说完这句话后,按一般舞台上的逻辑,为表达听到这种晴天霹雳般消息后的惊怕神情,俞素秋应高喊一声“啊哦!”可是刘红雁没有那么表演,按俞素秋的性格,也不应那样暴躁。于是,只见她面部惊愕的眼神和微张的口,而后似自言自语地说出:“怎么,我爹爹他要?”表现出内心的紧张和疑惑。接着,她缓缓说出“啊,母亲,岂不闻女儿入宫门,青春葬坟茔么?”此处,她使用了轻声说重话的表演,这种柔中带刚的语言已然是俞素秋最大胆的做法了。严厉的家规已然把她训练成一只既不敢怒也不敢言的“小绵羊”。这样的表演为她后边的顺服奠定了可信的基础。
之后,剧情发展到韩臣冒名顶替张少莲到俞府与小姐相见,丫鬟把小姐请出,说明情况后,俞素秋露出淡淡的喜悦之情。喜悦是感到成亲有望,便十分理智地说出“张郎在此多有不便,你对安人言讲,说不见的好”,这里体现俞素秋一种正统闺阁少女的心态。俗话说“稳并不等于温”,刘红雁把戏做得不温不火,人物饱满。当老夫人要她去见韩臣时,母亲把她的水袖一拉,她本能往后拽,心里想,不能去。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一个闺阁淑女怎么可能去见陌生的男人呢?可是,她是一个守孝道的女儿,母亲拉自己去,硬是不去也不合适。两难之际,母亲又用力一拉,无奈,则勉强低头走进了母亲的厅堂。此时,她用左手水袖将脸遮住,没有看韩臣一眼。有俗语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精辟地指出了细节的重要性。刘红雁深知此理,所以她尤其注重表演中的细节处理。当巧舌如簧的韩臣用花言巧语把老太太说服,“事到如今也顾不得许多了”。俞素秋一听,急忙阻止母亲的决定:“啊,母亲,苟且之事,岂不玷辱名节,望母亲三思!”这句台词说得很有骨气,柔中带刚,似软实硬,表达出“这种‘千夫指’的丑事,怎么可以在俞家出现呢?母亲是万不能答应的。”因此,无论母亲如何劝说,她一直是喃喃地说“使不得”。
最终,糊涂的母亲竟把女儿扔下,带着丫鬟走了。对俞素秋垂涎三尺的韩臣,凭借他那三寸不烂之舌,用尽各种手段都未能如愿,最后竟下跪央求。刘红雁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随着鼓师的单键一击,她心中一惊,眼睛里流露出尴尬的表情,是惊恐,还是惧怕?她的双眼告诉了观众内心的紧张和此刻的无奈。接下来的【小安板】情饱意满,耐人寻味。随后,她缓步走到韩臣面前,看到他的可怜相,扶他起来不能,让他跪着不忍,于是,一个进退维谷的表情,无可奈何地转身,表演细腻传情,表现了俞素秋此刻困窘的状态,“张郎啊,苦把人缠绕,他定要今夜鸾凤交,羞得我低头无计较,不言不语暗心焦”。这四句唱,刘红雁表演得很有层次,“张郎啊”,表达对韩臣的要求心中不悦,但他作为自己的未婚夫,她的底线是“女子贵在从一而终,虽未成亲,名分早定”,且选美入宫时日颇近,进不能,退不可。于是,她唱到“他定要今夜鸾凤交,羞得我低头无计较”,脸上露出十分复杂的表情,是羞,是喜,是嗔怪?恐怕都有。闺阁女从未触动过男女情感问题,面对自己未婚夫的跪求,触动她内心泛起了层层涟漪。“不言不语暗心焦”,此时,她无言无语,何去何从不知所措。看到韩臣依然跪着,她左手遮住羞红的脸,右手指做了一个细微的动作,这个动作融进“暗心焦”的唱词中,暗示韩臣“起来吧,我同意了”。情窦初绽心绪乱,爱意涌动到指尖。
随后,“哭灵”一场是俞素秋的重头戏,也是一场纯唱功戏,属于正工青衣的“应工活”。京剧版的这场戏中,唱的难度不是很大,由【反二黄导板】【回龙】【原板】组成,还有的版本只有四句【二黄散板】,后边还有四句【二黄流水】。河北梆子的唱就复杂了,包括【搭调】【紧打慢唱】【幺二三】【大安板】【哭相思】【十三咳】【反调】【流水板】等。河北梆子历来以“悲歌”见长,若按“扬长避短”的逻辑说,这场戏应该是充分发挥河北梆子优长的一场戏,是前半场的重中之重。作曲家高伟没有把这场戏轻易放过,设计了成套“好听、难学、难唱”的高难度唱腔。
河北梆子《勘玉钏·素秋女只哭得泪如雨降》
刘红雁 饰 俞素秋
刘红雁本工是花旦行当,按常规思维,花旦演员的嗓子都不十分“顶活”,基本不唱【大安板】,更别说【哭相思】了。于是,我们不禁想到,这场正工青衣的活,这么多唱,她能顶下来吗?于是,我抱着怀疑的态度看戏。俗语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没想到刘红雁的这把“金刚钻”如此厉害!看完这场戏后,我内心不由得产生了一种自责:我对刘红雁知之太少了!她不但把这场戏顶下来了,而且完成得非常完美,十分漂亮。剧中,俞素秋一身缟素,踏着富有浓郁戏曲元素的曲牌,叩拜、上香罢,高呼一声“母亲,亲娘!”两声撕心裂肺的呼唤后,紧接着就是一声“母亲哪”的搭调。【搭调】,顾名思义,就是给唱腔搭腔引调。这个饱含悲情的【搭调】一出,让观众感觉到要有大段的悲情唱腔可听了。接下来的一句“哭一声母亲死去得惨”,其中的“声”字直插云霄。观众被这个“声”动肝肠的唱腔打动,掌声四起,又戛然而止。此时,河北梆子戏迷和刘红雁的“粉丝”们都屏住呼吸,静听她那精彩的哭板【幺二三】。【幺二三】是河北梆子中最经典的哭板板式,也最能展示演员嗓子的功力,刘红雁唱得荡气回肠,情动万千。
此外,【大慢板】是河北梆子老生、青衣的主要唱腔板式。“素秋女只哭得泪如雨降,千呼万唤娘不回来。”这一段大慢板需要巧妙地、科学地使用气息,把握好抑扬顿挫。【十三咳】是河北梆子中表现悲情最有力的板式,每个音符都饱含悲情。红雁在这一段里还巧妙地使用了“颗粒感”的唱法,这种唱法表达此情此景恰到好处,浑然一体,悲剧之美感人肺腑。【反调】可以说是河北梆子戏迷的最爱,“幼小时娘对儿百般疼爱”这几句【反调】,红雁唱得情真意切,动人心弦,特别是唱到“不孝女还未曾将娘孝待”一句悲腔时,对娘的愧疚之情融进了唱腔之中,好像一颗催泪弹,让人情不自禁热泪盈眶。曾有票界的朋友问我:“演哭戏是掉眼泪好,还是不掉眼泪好?”我认为,应是表演技巧精到,用情把观众的眼泪催下来,演员自己则最好是泪水盈眶。刘红雁正是如此,她利用表演技巧,眼含热泪,如泣如诉,让观众泪湿衣襟。
河北梆子《勘玉钏》剧照
接下来,俞素秋闻听杀死母亲的凶手是张少莲,她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一定要弄个明白。此时,正巧邂逅张少莲。这里有一段精彩的对白表演:
俞素秋:你们押的是何人哪?(刘红雁此时的表演是一片狐疑。)
家院:张少莲。(理直气壮地)
俞素秋:你们是认错人了吧?(张少莲我认识呀,他不是张少莲。)
张少莲:我乃张少莲,你是何人?(张少莲好奇,你是谁呀?)
俞素秋:奴家俞素秋。(有点疑惑,内心出现紧张感。)
张少莲:怎么,你,你,你就是俞素秋?(有些气愤,依然不失礼貌。)
俞素秋:正是。(感到形势不妙,有些心虚,怯怯地。)
张少莲:俞小姐,你父嫌贫爱富,打退婚事,你又前来作甚?(理直气壮地指责俞素秋。)
俞素秋:(指俞府家人)你们退下,我有话对他言讲。(众人离去后,她怀疑面前的这个人是假的。)你,你,你到底是何人哪?
张少莲:我是张少莲哪。(坦诚地)
俞素秋:不不不,你不是张少莲吧?(依然怀疑此人是假的,她内心也希望这个人是假的,十分惶恐地试探着问。)
张少莲:我怎么不是张少莲哪?(十分诧异地)
俞素秋:当真张少莲?(看到张少莲的感觉不像在撒谎。)
张少莲:当真张少莲。(有些不耐烦了。)
俞素秋:果然张少莲?(心虚地,感到自己前夜受骗了,再顶一句。)
张少莲:果然张少莲。(斩钉截铁地)
俞素秋:怎么,你你你……才是张少莲?(原来你才是真的张少莲。)
张少莲:难道,还有假的不成么?(十分不解地反问。)
以上对白括号中的提示文字,是我看戏时在演员的表演中获得的。这段戏太有看头了!俞素秋的疑虑、探问、悔恨,与张少莲的诧异、怀疑、不解形成鲜明对比。他们的表演精彩至极。荀慧生大师一生追求艺术上的情通理顺,荀派艺术表演要求生活化、趣味化,要求有时代感、真实感、幽默感。在当今的戏曲舞台上,无论现代戏,还是传统戏、新编历史剧,都力求贴近生活,跟上观众的审美需求,这样才有可能使观众时而流下激动的泪水,时而被感动得仰天大笑。刘红雁是荀派第三代优秀传人,是荀派艺术出类拔萃的继承者。通过河北梆子《勘玉钏》,我们不得不赞叹,她塑造的俞素秋有血有肉,曲尽其妙。(待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