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戏曲文化】中原沃土,文化之源——豫
中原沃土,文化之源。几千年来,群雄逐鹿,王者争权,中原大地,历尽沧桑,饱经忧患,九曲黄河在这里伸展,中华文明在这里扩展。在中原大地之上,河南人向外地人说起豫剧,往往眉飞色舞,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外地人提起豫剧,也大都翘指称赞。可以说,豫剧是河南人的骄傲,是中原大地上一枝永远开不败的奇葩。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原文化孕育并推进了河南豫剧的变革,河南豫剧反过来又成了中原文化前进的动力,对中原文化的繁荣、传承、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河南豫剧从无到有,从一般到复杂,从单一的取悦到后来的文化传媒,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豫剧所承载的艺术精髓取于河南源于河南,豫剧与中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豫剧的起源
豫剧,也叫“河南讴”、“靠山吼”。豫剧的前身是河南梆子,河南梆子源于陕西的梆子腔,也就是我们大家所说的秦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区差异,陕西梆子腔逐渐河南化,同时也受到了其他地方戏如同州梆子、蒲州梆子、皮黄腔、罗洗等的影响。
清代乾嘉年间,河南梆子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河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剧种,并且经过众多老艺术家的改良,演变成了现在的豫剧。豫剧最初发展于以开封为中心一带,开封浓郁的文化氛围为豫剧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随着豫剧的逐渐发展,现在又分为四个流派。开封一带流行的是祥符调,祥符调有明快、活泼、俊俏、华丽的特点,它是豫剧的母调,是河南梆子的源头和核心。
祥符调传入豫东地区后,形成了一个地域流派,豫东调,豫东调主要流行在商丘地区的永城、虞城、鹿邑、宁陵,山东的曹县、菏泽等地区,音乐高亢、激越、挺拔,女声花腔较多,明快、俏丽,男声挺拔、昂奋,以本嗓“带喊儿”唱出,“河南讴”之名由此得来。
沙河调大约形成于清朝同治年间,比祥符调、豫东调形成时间晚一些,主要以漯河、周口为中心,流行区域在许昌、禹县、长葛、郾城、安徽的界首、阜阳等地区,音乐特点粗犷、豪放,以激情见长,特点是字多腔少、似说似唱,生活气息浓。
豫西调形成时间较晚,大约在清朝末期,主要流行在郑州以西地区,由于山区较多,豫西调又叫“靠山吼”“靠山簧”“山梆子”,音乐特点浑厚圆润、沉稳厚重,尾音落音低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豫剧的形成与中原人民的风土人情,生产生活,欣赏习惯密不可分,是中原文化造就了豫剧。
二、豫剧的发展
民国时期,豫剧的前身河南梆子逐渐成熟。当时的梆子戏通常表演于乡村的大戏台,而 1914 年时倩云先生进入开封羊市街普庆茶社演出梆子戏,成为河南梆子由戏台进戏园的历史转折。此后,河南梆子的演出由小戏院推进到大戏院,逐渐扩大了河南梆子戏的影响,提高了梆子戏的声誉。
1934 年,樊粹庭正式投身豫剧事业并创办了豫声剧社,豫声剧社”的创办是豫剧城市化的开端。樊粹庭先生对豫剧社的管理有很大的创新,通过他的创新,豫剧有了重大的跨越,真正在人民生活中扎下根,真正和城市文化结合在一起。
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更是让豫剧从地方走向了全国。她带领着她的剧社走进六座城市演绎豫剧《花木兰》,她又在樊粹庭对豫剧社的改革基础上,巧妙地将豫东、豫西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同时还融入了曲剧的唱腔,让豫剧更好地发展壮大。后来,《朝阳沟》的出现对于豫剧的发展来说是质的飞跃,它不但做到了戏曲与现代生活的结合,而且也摆脱了传统戏曲的枷锁,由此形成了豫剧现代戏。
在豫剧的发展成熟过程中,除深受人们喜爱的《花木兰》《七品芝麻官》等古代戏外,现代戏也以其深刻的写实性赢得了赞誉,如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朝阳沟》《刘胡兰》等。
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戏曲发展受到制约,尽管全国戏曲行业前景普遍不景气,但豫剧现代戏《倒霉大叔的婚事》等却成了当时影响较大的剧目。在豫剧的发展中,常香玉、阎立品、马金凤、牛得草等戏曲大师应运而生,并有很多佳话传世。近年来又有汤玉英、王清芬、虎美玲、谷秀荣等大批豫剧青年艺术家成长起来并走向成熟。
如今,豫剧文化逐渐成为现代中原人民文化生活的主体,与人民生活密不可分。在平时的生活中,公园里随处可见有中老年人在唱豫剧,他们自己奏乐打板,甚至还有自己的乐器来伴奏。另外,河南电视台每周日晚上都会播《梨园春》节目。豫剧与中原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豫剧的特点
(一)受众广泛,娱乐性强
豫剧有着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自豫剧诞生之后,就不断向外拓展,不仅生根开花于河南的城镇乡村、平原山区,而且流布于全国多个省区,在全国三百六十多个剧种中,其专业剧团数量居于首位。
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宝岛台湾到鸭绿江畔,“豫剧迷”无处不在。豫剧的娱乐性特别强,形式简单,表演易懂易学,调子简单,词句通俗。
再次,豫剧富于地方性,腔调高亢激昂,表演爽直率真,富有河南地域气息。尤其是豫剧的写实风格让老百姓感到亲切,其乡土味儿让老百姓感到自在。
(二)乡土气息浓厚
豫剧体裁几乎全部来自于民间,乡土气息浓厚突出。粗浅的道白,通俗的旋律,恰当的表演,声情并茂,与农民生活相近,以反映普通人生活和家长里短的故事情节为主旨,决定了它通俗易懂、易于传播的特性。
不同社团的创新演绎,使剧本更加接近当地的风土人情,所以河南戏曲的创作者通常不详,因为它不可能是某作家独立创作,通常来源于群众的生活,编剧中经常吸收普通群众的建议,尤其演出后与群众的交流结合,成为豫剧的独特创作加工方式。
豫剧生活化、平民化,质朴本色,雅俗共赏,因此,深受普通群众的喜爱,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也是豫剧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并成为全国第一大地方戏剧种的根本原因。
(三)无曲无谱,口头传唱
豫剧是民间戏曲,决定了其民间音乐的属性,这种属性不仅使其有别于歌剧、古典乐等形式的音乐,更是决定了它不同于其它音乐形式的创作方式和流传方式。
豫剧的初始发展流传于民间,通常是口头传唱,因为无曲无谱,加之演唱人员通常文化水平不高,所以戏曲的传承主要依靠师父的言传身教。豫剧传唱过程中沿袭的多是当地风俗,因为演唱没有固定章法可循,所以演唱者或学习者往往可以根据当地土俗或个人情况,创新唱法。
所以豫剧演员也经常借鉴其它名家或戏迷的演唱建议,如此经过不断润色、整合,并伴随时代变迁而吸收民间文化不断充实发展。
这些民间创作的特点决定了同一剧种不同地区不同社团表演时的差异,民间艺术的特性又决定了它的广泛适用性,这些剧作者编写时在力争戏曲台词更雅致一些的努力中,使豫剧的文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豫剧是中原文化派生出来的产物,对照着中原人民的审美观念、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它和中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一种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
从豫剧中的人物情感再到事件发展,包括戏剧的情趣,都充满着中原地区传统文化特色。中原文化活动是豫剧赖以生存的土壤,不仅促进了豫剧的成长与发展,也将中原地域文化的精神本质有机地融注到豫剧中,并通过豫剧使这种中原文化精神得以传播和延续。
由此可见,中原地域文化和豫剧两者之间缺一不可,两者相互影响、融为一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