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国粹京剧

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戏曲从何时兴起,因手头欠缺资料无从查考。但民间艺人所崇拜的戏曲师祖——“老郎神”,据说就是唐明皇李隆基。也就是说在那个时期,戏曲已经很具规模,有史料记载,李隆基是个多才多艺的戏曲人才,他不仅精通音律,还能自编自演,并且会扮演多种不同角色,其中最难的就是“小丑”,(因为小丑必须兼懂各个行当)。因此,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丑角是舞台的灵魂。

京剧虽然只有200多年历史,但它却汇聚了各种戏曲的特长,吸取了多种艺术的精华,集文学、美术、舞蹈、音乐、武术……于一身,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它在唱、念、做、打与手、眼、身、法、步方面的严格要求,是每一个成名演员,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磨练的必由之路。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是一点不过分的。早期的富连成科班的学生,都是从小就开始练功,真正能成为名角的屈指可数,这说明,要学好京剧,不仅要艰苦磨练,还得有一定的天赋。

听说慈禧太后酷爱京剧,把戏班子召近宫去,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徽班近京”事件。京剧的前身是由汉剧、皮黄、徽班等剧种组合而成的,最早统称“徽班”,自从进宫演出后,便改称“京剧”,(这当然是道听途说,不足为据)。从此以后,京剧在皇城北京名气越来越响,并且影响全国,迅速推而广之,使这个新兴剧种很快普及大江南北。全国各个地方,尤其是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南京等大城市,一时间流派纷呈,名角鹊起。从早期的杨小楼,陈长庚到稍后的谭鑫培,王耀卿。都是当时的一代宗师。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京剧的发展的了鼎盛时期。有专门培养京剧人才的喜连成(后改为富连成)科班。后来享誉全国的谭富英、马富禄、马连良、刘连荣叶盛兰,裘盛荣等均系此班培养出来的尖子。当然,也有业余爱好而“下海”的成名票友,最突出的当数言菊朋,他独辟蹊径自成一派,叫做“言门本派”,流传至今仍然长盛不衰。在生旦净丑末各个行当,又出现了不同风格的流派,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人人皆知的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四大须生,一时间京剧舞台人才辈出繁花似景。在各个行当中,为表演各种人物性格特点,又攀生出更加细致的角色形象的派系,如:四大名旦中梅兰芳、程砚秋的青衣,荀慧生的花旦,尚小云的武旦;四大须生中,马连良的诸葛亮,谭富英的鲁肃,麒麟童的萧何、徐策,杨宝生的杨继业(李陵碑)都是他们各自的一绝。另外,林树森,唐韵生的活关公,金少山的楚霸王,裘盛荣的活包公,袁世海的活曹操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之所以称之为“国粹”,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广大观众的认可。201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