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浓墨重彩,写意戏曲人生
【人民艺术】浓墨重彩,写意戏曲人生
——专访中国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马书林
文|潘呈杰、王冰
初见马书林老师的作品,我就被生动率真的形象和豪放不羁的笔墨所深深吸引。他的戏曲水墨人物画,寥寥数笔,妙趣横生,色墨交融,气象阔大。这些作品突破了传统的水墨人物画程式,新颖独特,悦目赏心。
学习技法,而不囿于技法
自幼酷爱绘画的马书林,少年时期曾在沈阳的少年宫书画班接受了绘画启蒙,后来有缘结识鲁迅美术学院的王义胜老师,开始了工笔画的学习。
1977年恢复高考,马书林报考了鲁迅美术学院。当时由于停考数年的压力,那一年累计有一万多人报考。回想起来,少年时的忐忑还记忆犹新,“当时不敢想真的能考上,只是试一试”。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马书林刚进入钢管厂工作,没想到竟意外地收到了美院的录取通知。由此,他和中国画结下了终身不解之缘。
大学期间,马书林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他一面认真学习自己的工艺设计专业课,而对中国画的练习也从未放松。那段时间,他临摹了大量的经典之作,如《簪花仕女图》、《溪山行旅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寒鸦图》等,不仅对传统书画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也打下了扎实的笔墨基础。而与专修中国画的同学不同,设计专业的他对形式美更加敏感,也更讲究形成自己的个性语言。对他而言,盲目崇拜权威是舍本逐末:“无论学什么技法,对创作来说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表达艺术家的感受。”
学习技法,而不为技法所累,是考验艺术家是否具有创造力的关键所在。中国画界最大的弊端就是泥于古法,陈陈相因,作品毫无生气。马书林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他既苦练传统的笔墨技巧,同时又不拘门类地吸收营养,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艺术面貌。大学三年级时,他的工笔画作品《向天歌》在全国青年美展亮相,并斩获三等奖;时隔四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的他,又凭借工笔画作品《鹅 鹅 鹅》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这幅精微描绘的群鹅图,更像是一级承前启后的台阶:两米高的巨大尺幅,突破了工笔画的常规;而背景的处理大胆采用写意晕染,工写结合,相得益彰。这些细节,都蕴藏了后期风格转换的线索。
水墨戏曲画背后的大格局
20世纪90年代初,马书林以工笔画创作而崭露头角,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型美术展览并获奖。在成绩和荣誉面前,他没有止步,相反,他放弃了熟悉的工笔画创作,开始转攻写意戏曲人物画。初涉这一领域之时,“对戏曲的了解还很少,完全是被演员的扮相所吸引,觉得非常好看!”随着对剧目、人物和文化背景的渐渐深入,马书林发现“很有文章可做”:京剧和中国画均为中国的国粹,二者的结合使得水墨京剧人物画具有广阔的创作空间。
但实施起来,困难不小。自1927年关良以水墨的形式表现戏曲题材中国画以来,很多艺术家在此领域耕耘,基本都是将戏曲中精彩的瞬间以水墨的形式定格于画面,追求笔简意足的写意趣味,多属水墨小品画。“我感觉到,不能单纯去再现京剧,得通过绘画语言表达京剧艺术背后的正大气象。”他的戏曲人物画尺幅巨大,构图满密,色彩浓烈,笔墨纵横,气象博大,突破了戏曲人物画小品画的格局,自成一家。而作品的气象与品格正是画家的胸襟与人格的集中体现。
艺术,绝非万象归一
从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鲁美附中校长,到中国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马书林与艺术的关系,不仅仅是一位创作者,更是资深的美术教育工作者、美术事业的管理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多重角色,让他获得了更多思考的维度。“作为画家,不是为了满足市场或某个群体而作画,是你能否把对这个时代真实的感受充分表达出来。”在艺术创作上强调情感的真挚表达,追求个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在艺术教育中,强调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艺术是万象发展,不是万象归一。儿童幼小的心灵里有一种感受艺术的能力,要去启发它,而不是规范它。一旦创造力泯灭了,成人后是再也弥补不回来的。”他极力反对过早进行模式化的教育,而是建议给孩子感受世界的机会。这背后是一种文化的包容以及对艺术规律的尊重。
作为当代中国画坛的代表人物,马书林的水墨戏曲人物画自成一家,他的作品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中国水墨艺术的情趣和韵致,更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当代中国画家酣畅饱满的生命意志和胆敢独造的创新精神,而后者是最为可贵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