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戏故里,看古戏新韵
兔年正月初一,央视总台《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如约而至。屏幕上,文人雅士煮茶赏灯、题字吟咏,九山书会才人创作《张协状元》这中国戏曲史开篇一幕从史书中“活起来”,与观众穿越时空来一场千年邂逅。
开办33年来,首次将主场移步户外的央视总台春节戏曲晚会,选择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熟戏曲形态——南戏的诞生地温州录制,以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戏曲剧本《张协状元》的编撰地九山书会为主舞台。
仿佛是历史照进现实,再现“一片繁华海上头”。
南戏故里在温州
浙江是戏曲大省,享有“一部中国戏曲史,半部在浙江”的美誉。中国戏曲的完整样式在浙东沿海的温州诞生,被称之为“中国戏曲之祖”南戏。
南戏初名“戏文”,戏,即表演;文,是剧本。所谓戏文,也就是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艺术。而“南戏”这一名称始于元代桐庐越剧团演员名单,为了和北方杂剧相区别,被称作“南曲戏文”,也就是“南戏”。
“无论是‘以歌舞演故事’的叙事模式,还是‘生旦净末丑外贴’的行当体制……都是在温州发祥和定立的。近900年来,按照这种艺术规律呈现的,那才叫戏曲。这就是温州对中国戏曲的贡献。”戏曲专家池浚说。
南宋初,随着对外贸易港口的开辟,温州成为“杭城第二繁华去处”。这些都为南戏在温州诞生、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经济的繁荣为包括戏曲演出在内的城市娱乐业提供了市场基础,周边民间艺人汇入城区,形成民间团体,从而有了如九山书会这样能演“戏”、会编“文”的团队。如他们创作的《张协状元》,就是现存最早的南戏完整作品,被称为活化石。
到了元末,瑞安人高则诚写了《琵琶记》,此剧根据长期流传的民间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创作。全剧共四十二出,结构完整巧妙,语言典雅生动,显示了文人的细腻目光和酣畅手法,大大提升了南戏剧本的文学水准。《琵琶记》也因此有了“南曲之祖”的美誉。元代南戏著名的作品《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被后人称为四大南戏,在明清时期传演甚广,影响深远。
南戏在温州产生、发展并成熟。南宋中后期开始,沿着几个不同的方向逐渐扩散,向北流传到了杭州,向西流传到江西,向南流传到福建的泉州、漳州、莆田,以及广东的潮州等地。这几个流传区域后来都成为南戏发展的重镇:杭州附近产生了海盐腔、余姚腔,最后又衍生出昆山腔;江西发展出弋阳腔;福建则是南戏遗存较多的地区,在梨园戏、莆仙戏、高甲戏等古老的地方剧种中,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南戏剧目和表演特征。
虽然经过漫长的岁月蹉跎,南戏曾经在岁月冲沉睡过一段时日。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温州成立南戏研究小组开始,一直到1997年温州启动“南戏新编系列工程”、2007年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桐庐越剧团演员名单,大批新编南戏在舞台上演出。南戏重画粉墨,以窈窕之姿,再焕魅力。
南戏基因哺育地方戏曲
南戏的文化基因贯穿中国戏曲史,也哺育着温州地方戏曲的繁荣,形成百花竞艳的局面。
时至今日,活跃在温州舞台上,既有古老的瓯剧、永嘉昆剧,也有京剧、越剧等大剧种,还有独具特色的平阳木偶戏,以及平阳和剧、瑞安高腔、乱弹等剧种,几乎与南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大幕将起乐师上台入座,副末登场。这个副末不仅管收摆砌末,还负责开场点题、中途还会出现插科打诨,演出中乐师们还串场了街坊……这些都是瓯剧《杀狗记》舞台上戏曲原始样式的呈现。
2019年,瓯剧《杀狗记》复排演出大获成功。戏曲专家们连呼惊喜,予以极高的评价:古风古韵、民间智慧、“游戏精神”、喜剧上品。2021年,同样改编自南戏古本的瓯剧《张协状元》和《杀狗记》如出一辙,在呈现样式上追溯南戏原生态风貌,在表演上融入现代理念,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杀狗记》《张协状元》并不是瓯剧的传统戏,但恰恰是瓯剧的精妙改编,成了“极好玩”的一部“仿古精品”,体现了温州人的智慧,蕴含着古老的艺术魅力。谁也没见过南戏的演出,也没有影像资料的留存,但是瓯剧的表演仿佛让人看到:也许900年前的南戏就是这个样子的。
1997年,由著名编剧张思聪着手改编的越剧《荆钗记》,推出后至今已演出千余场,其间几乎囊括国内戏剧界所有奖项,张思聪也因此获得我国戏剧创作的最高奖——曹禺戏剧文学奖。据不完全统计,依此剧本,不同剧种排演的《荆钗记》版本达20多个。
从数百座散落在民间的古戏台到现代化的大舞台,无论身处什么年代,南戏故里总有看不厌的戏剧桐庐越剧团演员名单,说不完的故事。
在全国很多地区普遍面临“戏曲危机”的情况下,温州传统戏剧的演出市场繁荣,国有剧团应接不暇,民营剧团的演出更是接连不断。据不完全统计,温州民营文艺院团登记在册有150余家,戏曲社团4000余家,演出足迹除温州本地外,远及浙江台州、丽水以及福建等地,所表演的剧种也是全省最多。
戏曲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数年来,温州文化部门通过戏曲考核、探索校团合作、名家传艺等举措,循序开展戏曲青年人才培养扶持工作,逐步形成合力,令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受益,使越来越多的梨园新秀脱颖而出,逐渐成长为戏曲行业的中坚力量。
文旅融合走得更远
文化滋养着温州,温州也在挖掘、升级内涵,主动融入互联网时代,提供更前沿、多样的体验,让南戏故里不只有小桥流水。
在永嘉书院体验以“偶”为戏的匠心;在忠义街听一曲瑞安鼓词;在丽水古街诗词切磋,感受温润诗画温州……这是去年央视戏曲频道《角儿来了》来温州录制的画面。在南戏故里和戏剧名家一起,通过一场山水音乐会,感受温州南戏文化独特魅力,探寻温州传统艺术深厚底蕴。
除夕夜,央视戏曲频道《角儿回来了》节目中,30位戏曲名家齐齐亮相温州江心屿,登岛沐浴山水春色,献唱流派经典。戏在景中、景融戏里,温州为戏曲呈现提供了更多的想象。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着活态的民族文化基因,体现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文旅融合正好为传统戏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地方戏曲将得到很好的推广和传播,进而把自身从大众娱乐的边缘拉到民众视野的范围之内。
这些年来,为持续打响“南戏故里”文化品牌,温州持续开展“南戏新编工程”,举办“戏曲寻根”系列活动;不断挖掘南戏中的温州地名元素,设置南戏文化标识;做好永昆、瑞安高腔、瓯剧、和调等地方戏曲剧种的保护和传承,弘扬温州的戏曲文化。
在央视春节戏曲晚会录制地九山书会,新一轮的南戏演出季已经粉墨登场。这里将通过永久展陈、常态化的讲坛、沙龙、演出等形式,丰富温州南戏文化园的形态,将晚会的“南戏”元素以物理空间呈现、戏曲元素的充盈和常态机制的固化,将南戏文化园打造成为戏曲溯源、戏曲审美和体验的网红打卡地。
首次走出演播室,沉浸于山水间,于央视春节戏曲晚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和尝试;于温州而言,是“中国戏曲起于南戏、源于温州”的一次权威佐证,并与朔门古港重大考古发现相互支撑呼应,全方位展示千年瓯越文化底蕴。(记者 伍秀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