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有两张遐迩闻名的简称“二黄”的“名片”,一张叫做“徽州”的“黄山”,另一张叫做“安庆”的“黄梅戏”(“安徽”的省名便由此而来)。好多“老外”很可能还不知道安徽在哪里,但是他却一定知道安徽黄梅戏,并且还能随口哼唱起“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的名段来。其实,安徽黄梅戏不但早就已经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在安徽全省各地,而且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以及香港地区等许多地方,亦都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并受到广泛的欢迎。安徽黄梅戏的剧码和演员曾获得众多奖项,多次赴香港、澳门、新加坡、德国、台湾地区、美国、澳洲等地演出,获得广泛的好评,被外国友人誉为“中国的乡村音乐”。

安徽黄梅戏发源地,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安庆地区,戏曲语言为安庆方言。一百多年以前,每逢黄梅季节,常常洪水成灾,四乡农民为了祈求丰年,就在这个时候举办迎神赛会。会上出现各种歌舞演唱,在这种歌舞演唱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以山歌、民谣、小曲为主要唱腔的戏曲形式,因与黄梅季节有关,故名曰“黄梅调”,“黄梅调”也叫“采茶戏”、“安徽黄梅戏”。它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从“农村”走向“城市”,从 “业余”走向“专业”,从“安徽”走向“全国”乃至于“走向世界”,从“安徽地方戏”走向与京剧、评剧、越剧、豫剧并驾齐驱的“中国五大剧种”,则还是近 代的事。黄梅戏从起源到发展,其间经历了“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和“管弦乐伴奏”等四个历史阶段;而已经载入史册的安徽黄梅戏的职业班社, 则主要有:双喜班、小白伢班、张翰班等。

安徽黄梅戏的主要特点有:黄梅戏的唱腔,在全国三百六十多个剧种的“东柳”、“西梆”、“南 昆”、“北弋”和“皮黄调”声腔系统中,属于“东柳”的柳子腔(可细分为“花腔体系”和“平词体系”等两大声腔体系),但又吸收了青阳腔、徽剧等和当地民歌及其他戏曲的音乐精华安徽黄梅戏发源地,才逐渐形成了今天自己独特的风格,行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语言,唱念方法均用接近普通话的安庆官话唱念,属北方方言语系的江淮方言。整本戏中用韵母念、官话唱,小戏说白则用安庆地方的乡音土语,唱腔仍用官话唱;黄梅戏的唱词,整本戏多为“七字句式”和“十字句式”唱词结构。七字句大多是“二、二、三”结构,十字句大多是“三、三、四”结构;黄梅戏的表演风格,来自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质朴 细致,真实活泼,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安徽黄梅戏的剧码,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打猪草》、《打豆腐》。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孟丽君》、《玉堂春》、《赵桂英》、《槐荫记》、《慈母泪》、《三搜国丈府》、《蓝桥会》、《夫妻观灯》、《小辞店》、《柳树井》、《蓝桥会》、《路遇》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码,创作了《牛郎织女》、《失刑斩》、《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牛郎织女》、《红楼梦》、《秋千架》、《徽州女人》等,相继搬上舞台、银幕与荧屏,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安徽黄梅戏的代表性演员,主要有:丁永泉、曹增祥、丁和寿、严凤英、王少舫、胡玉庭、龙昆玉、胡遐龄、王剑锋、程积善、潘泽海、刘正廷、张辉、潘璟璃、张云风、黄宗毅、周珊、马兰、黄新德、吴琼、杨俊、关俊华、刘秋平、吴亚玲、韩再芬等。而据史料记载的最早的黄梅戏男演员,是望江县的蔡仲贤;而最早的黄梅 戏女演员,则是太湖县的胡普伢,他俩都是安庆地区的艺人。而当今黄梅精英韩再芬,则更是被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安徽黄梅戏的伴奏,最初只有打击乐器伴奏,即所谓“三打七唱”,即:三人演奏“大锣、小锣、扁形圆鼓”这三样打击乐器伴奏并参加帮腔,另外七人演唱。以后因受徽班和京剧影响,编创了一些新锣鼓点,又吸收了一些民间吹打及道教音乐中的曲牌,使黄梅戏伴奏音乐逐步丰富起来。到建国初期,才逐渐确定用高胡作主要伴奏乐器安徽黄梅戏发源地,并逐步建立起以民族乐器为主、西洋乐器为辅的混合乐队,大大增强了 音乐表现力。安徽黄梅戏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时白林的《黄梅戏音乐概论》;陆洪非的《黄梅戏源流》、《黄梅戏早期史探》;班友书的《黄梅戏语言音韵初探》;王兆干的《黄梅戏音乐》等。本文开头提及的那首早已家喻户晓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安徽黄梅戏发源地,就是由时白林与王文治连袂编创的安徽黄梅戏的经典唱段。

(摘编自香港《大公报》 文:江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