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夸人京剧唱得好 丁良生的戏曲人生 宝鸡农村娃如何成为当代秦腔须生之首
“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回岐山、回宝鸡。最爱吃的饭还是岐山臊子面,最想见的人还是咱宝鸡乡党。”见到丁良生,他操着一口纯正的宝鸡话,向宝鸡新闻网记者说道。
生于1956年的丁良生是宝鸡岐山人,国家一级演员,1974年从艺,至今已有40多年。他凭借一副好嗓子,从县城唱到了省城,名冠三秦,享誉西北。他擅长唱工戏,高低自如,唱腔隽永,吐字清晰,扮相清俊。是秦腔舞台上难得的须生人才,被称为当代秦腔须生之首。
因嗓音好 被选进岐山剧团
丁良生从小喜欢唱歌,初中毕业后,他在村里的人民公社当起了广播员。有一天,岐山县剧团到村上招生,丁良生的老师推荐了他,县剧团的招生老师们让他唱了一首歌,一曲唱罢,在场的老师们都夸奖唱得好,并让他等通知。1974年10月,年仅18岁的丁良生进入了岐山县剧团,从此正式开始了他的戏曲人生。
不经三冬两夏,哪会唱念做打?因之前没有唱过戏怎么夸人京剧唱得好,进入剧团后,练功、练唱和排练怎么夸人京剧唱得好,年少的丁良生总比别人用功许多。“我想既然进来了,就要练出名堂来。”丁良生说,进入剧团后,他就沉下心来扎实练功。单是腿功就有压、搬、踢等各种训练,一天练下来腿就疼得受不了,连着3个月,丁良生的腿肿的连上楼都困难。
一场戏连演数月 他在演艺圈中崭露头角
丁良生至今记得,1979年,岐山县剧团排了一本革命历史剧《八一风暴》,经过反复研究,剧团决定让他演贺龙。刚接上这个角色时,他劲头很大,想着一定要把这个重要角色演好。拿到脚本后,丁良生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就记住了所有的台词。经过导演的指导,以及在排练场的反复排练,最终在登台演出的时候,反响特别好,岐山剧团因此一炮打响,丁良生也在名角辈出的剧团里崭露头角。
“这部戏里面用了一些传统的唱腔和板式。”丁良生说,有观众看后反馈说,看完这场戏,就像吃了一碗臊子面,特别舒服、特别美。当年年底,这场戏在市区的宝鸡剧院演出,连演40多天,场场爆满,座无虚席。之后,又到姜城堡的姜城剧院和兰州各演了一个月,岐山剧团的名号一下子打了出去。
这场戏的成功演出,让丁良生增加了更多的自信,秦腔的博大精深,让他越学越有味。
演过《铡美案》后 便和须生结缘
1980年,丁良生开始排练《三滴血》《宝莲灯》等传统戏,传统戏需要“提袍甩袖亮鞋底”的表演形式,需要练更多技巧。另外,须生还需要练帽翅、胡子,这些都是丁良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演技,1983年,他拜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的名家贠宗汉为师。
“练功确实是一件艰苦、痛苦的事。”丁良生说,当时排练《铡美案》时,他扮演的是韩琦,演韩琦需要戴胡子,为了练甩胡子,他每天戴着胡子甩来甩去的练功,嘴唇被铁丝磨破且流血,并肿了起来。“练帽翅也是很考验人耐力的,我感觉都把我练成了严重的颈椎病。”丁良生笑着说,自从演过韩琦后,他就再也没演过小生,一直演须生。
周礼文化 对我演戏影响很大
1994年,丁良生进入西安五一剧团工作,在古城文化的浸润下,他不断实现着他的戏曲梦。从艺40多年来,丁良生获得的各类奖状和证书装了一大纸箱。
无论到哪里,丁良生都没有忘记周礼文化,他说秦腔和周礼文化是分不开的。他在演《赵氏孤儿》里面的程婴时,就在琢磨和研究程婴,他认为程婴这个人就是“忠、义”。“这个角色就能代表周礼文化,他只是相府的一名仆人,能把自己的娃舍弃,这种舍生取义、救孤之壮举,世人赞扬,所以说周礼文化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在戏曲里面体现的。”丁良生说,因为从小长在岐山,这里浓厚的周礼文化一直影响着他,让他能够迅速理解角色中的人物,并演绎出来。
秦腔就是秦人的魂 应该先原本的继承下来再发展
在丁良生看来,秦腔就是秦人的情感符号,秦腔最能表达秦人灵魂的渴望和震颤,秦人终究离不开秦声秦韵。
秦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怎样传承?丁良生也一直在琢磨,他认为秦腔就是秦人的魂,政府职能部门,应该有一个长的计划,短的安排。应先把老前辈们该继承和发扬的东西,先原原本本地继承下来,再去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传承不断。
采访中,丁良生也给宝鸡文化产业发展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他看来,宝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名人名事以及名胜古迹也不少,所以在文化旅游这块,宝鸡大有可为。“宝鸡应该打造一个真正属于宝鸡的文化名片,让外地人一提到宝鸡就想起这个文化名片,来宝鸡,就要去看这个名片。”丁良生说。
同行评价:在人物塑造上够得上“须生之首”称谓
曾在百余部秦腔、眉户剧中担任主角,塑造了诸多行当的不同艺术角色,国家一级演员田碧媛这样评价丁良生:嗓音特别好听,特别注重唱腔技巧的钻研,他在艺术路上是越演越严谨。对人物的诠释非常细腻,唱腔很规范,在人物的塑造上是够得上“须生之首”这个称谓的。
宝鸡市民刘先生是忠实的“丁丝”,他说秦腔给人的印象就是粗犷、是吼,但丁良生把秦腔唱“雅”了怎么夸人京剧唱得好,听丁良生唱戏是一种享受。(宝鸡新闻网记者 宋秉琴)
丁良生艺术成就
丁良生,1957年生,著名秦腔演员,宝鸡岐山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擅长唱工戏。高低自如,唱腔隽永,吐字清晰,扮相清俊,走红西北五省。是秦腔舞台上难得的须生人才,被称为当代秦腔须生之首。
曾获1984年省青年演员调演一等奖;省首届艺术节一等奖;西北五省区《太阳杯》大赛一等奖;省“月季花交流演出优秀表演奖”;其主演的《十五贯》荣获第 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奖;1998年省新百名秦腔演员演唱会一等奖;2000年省秦腔折子戏大赛一等奖,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一等奖;主演的《村官郭秀明》获2001年西安市“七个一”工程一等奖:2002年评为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受到西安市委和市政府表彰和奖励,并被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特邀为评委。被授予青年表演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打镇台》《苏武牧羊》《赵氏孤儿》《十五贯》《八件衣》《火烧绵山》《回西岐》《辕门斩子》《生死牌》等多出。出版有《苏武牧羊》《八件衣》《斩经堂》《火烧绵山》《回西岐》《伯牙摔琴》《打镇台》等音像带。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