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梅戏起源至今有两种说法比较流行,一种是“因地说”,一种是“因时说”。“因地说”认为黄梅戏是因湖北黄梅县而得名,是源自湖北黄梅县的采茶戏,又称黄梅采茶戏。“因时说”认为黄梅戏是因为在梅雨季节由逃水荒的艺人传唱开来的,因“梅雨”而得名。又称黄梅戏或花鼓戏。而这些逃水荒的艺人大多流落在当时比较富裕的以石牌为中心的安庆地区,因此“因时说”认为黄梅戏最终产生在安徽的石牌(安庆)地区。

现在来看,两种说法都比较偏颇。其一,采茶戏是一种传唱比较广泛的民间艺术,重点在江西,分布在广大的江南地区。采茶戏起源于茶歌。茶歌是农民在茶叶的收获季节唱的歌曲,后来,茶歌和民间说唱艺术相结合,出现在“灯会”上,以此为基础,发展为采茶戏。在皖、鄂、赣3省交界地区,不仅湖北黄梅县有采茶戏黄梅戏出自哪里,安徽安庆的各县也有采茶戏,江西的彭泽和九江也有采茶戏,而他们由于地理相连,民风民俗接近,演唱的采茶戏风格也大同小异,即使黄梅戏起源于采茶戏,又怎么能分得清具体地点?这一点,在1920年编篡的《宿松县志》中也得到佐证。该志云:“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邑青年子弟,亦有习之者。”其二,从各方面材料看来,逃水荒的艺人唱的大多都是和流行于皖中一带的“门歌”类似的“渔鼓调”,后来发展成为文南词。文南词和黄梅戏是姐妹艺术,黄梅戏的发声大多在中音区,更多接近于民歌,文南词发声有真假结合,有很多高音,明显受高腔影响,因此,两者不是同一艺术。如果说采茶戏源于山,那么文南词起于水,是不能混淆的。因此黄梅戏出自哪里,“因时说”也比较牵强。关于黄梅戏起源,目前比较容易被各方接受的说法是:黄梅戏起源于皖,、鄂、赣3省交界地区的采茶调或采茶戏(也可以说是农村民间说唱艺术),之后在以石牌为中心的安庆这片土地上发展繁荣起来的。其实,避开发展谈源头并没有多大意义。一种艺术起源在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究竟发展兴盛在哪。今天,人们之所以都把安庆视为黄梅戏之乡,关键就是看重安庆发展繁荣了黄梅戏。

安庆地处吴头楚尾黄梅戏出自哪里,又与江淮毗连,境内多江河湖泊,交通方便,商业发达,自清代中期一直到抗战开始,安庆一直是安徽的省会,是安徽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化水平在长江中、下游仅次于武汉和南京,使黄梅调较早接受城镇市民的影响。加之安庆自明代以来,就是戏曲昌盛的地方,昆曲皖上派、青阳派、徽班都在这里孕育成长,为黄梅戏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黄梅戏在安庆,吸收了青阳腔、徽调的戏曲元素,同时汲取了流行于安庆地区的高跷、旱船、桃花蓝、推车灯、走马采茶等民间歌舞的表演形式,并在“桐城歌”等安庆民歌中得到音乐和唱腔的营养,逐渐发展成长为黄梅戏。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