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选段_任哲中秦腔经典唱段_任哲中秦腔戏

有句俗话说:爱啥的人就说啥好,喜欢谁就说谁漂亮。我喜爱秦腔,就说秦腔是世界上最好看最好听的戏。最近这些年,随着盛世文艺的复兴,秦腔舞台也涌现了不少好把式,但是真正成为秦腔名家的人还不是很多,因为名家的出现是要经过时间考验的。胡屯胜,就是这样一位砺炼而成名的演员。但令人叹惋的是胡屯胜英年早逝,37岁便离开了戏剧舞台,最终没能成为艺术大家。

胡屯胜,我礼泉城关镇东关人也。在我认为,他是上个世纪八九十代秦腔戏中扮演小生最成功的演员之一,其所演《周仁回府》中的周仁名噪一时,大有超过师傅任哲中之势。而任哲中是什么人呢?著名戏剧艺术表演家,“任派”戏剧的创始人。而胡在《悔路》一折中的演功和师傅相比,的确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一招一式,让人看一遍叹一回。

任哲中秦腔经典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选段_任哲中秦腔戏

一天上午,接上级主管部门电话任哲中秦腔经典唱段,市里近期要进行考核,两天内必须上交述职报告。下午,写报告写出了思绪。不知怎的就想起了胡屯胜。于是打开胡的珍藏片《周仁回府》,好好欣赏了一回。

可惜啊可惜,如今再看,对胡的思念之情,不禁让人眼睛潮湿。与胡屯胜曾经有过两次愉快的交往,印象深刻。

第一次是上高中时,县剧团在我们学校所在地店头村演戏。一天下午(忘记是不是上课时间),我和一名同学流窜到学校后边的柿树园寻淡柿(因果蒂处生虫而变红变软的甜柿子),其时树下已经有几个游走的人,他们长相个个俊样。一看就知道是县剧团的演员,他们在戏台子上打斗的功夫虽然了得,但爬树的本领却没有我强。看着树稍上诱人的红淡柿,他们竟然只能用地上的胡基蛋往下打,半天打下的一个淡柿已经稀烂,捞都捞不到手里,他们还几个人在那儿抢。看见我像马猴一样哧溜、哧溜几下就窜到树顶,手一伸一个,再一伸又一个,再一伸还一个……一会儿时间就装满两口袋,他们简直是羡慕死了。于是一齐围过来讨好我。我认出了他们中已是全县名演员的张保卫、胡屯胜和现在咸阳大众剧团的李占云等。条件是我给他们摘淡柿吃,他们让我们俩晚上看戏时可以坐到戏台子看。但是那天晚上不知什么原因,我们并没有去看戏,台子自然没有上。几天戏唱罢,他们要离开店头村的时候,胡屯胜和一个演员还到我们宿舍找过我,他给我的印象是脸特别白,两个光片脚也特别白。

任哲中秦腔经典唱段_任哲中秦腔戏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选段

20世纪80年代,戏剧大师任哲中先生常在我们礼泉演出,也曾应邀为县剧团排戏,通过接触他看中了聪颖而又好学的胡屯胜,胡屯胜被任哲中慧眼看中以后,一辈子没有收徒弟的任老,决心把胡培养成自己“任派”传人。先生高兴地逢人便说:“这娃嗓子条件好,演戏很有灵气,是棵好苗子。”夸奖不如传艺,他专门为胡屯胜辅导排练了折戏《悔路》。此后,屯胜正式拜师于先生门下,并在任哲中的推荐下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步入了一个新的艺术天地。

自从到了恩师任哲中身边,胡屯胜随时有机会沐受教泽。任先生对他要求极严任哲中秦腔经典唱段,在团领导的支持下,手把手地为其排导了《周仁回府》全本,一招一式绝不轻易放过。他特别告诫弟子:“不是要你学我,而是要你演人,塑造人物最重要;不然戏就没魂了。”除传授自己的“看家戏”外,对屯胜所演《血泪仇》《花亭会》《激友》等戏,也分别给予精心指导,发现毛病及时纠正,并经常提醒说:“戏演三分生,熟戏要当生戏演,戏演熟了,当心油了!”

正当英年的胡屯胜,嗓音清亮,行腔高亢,先天条件特别突出,但他不骄不躁,遵从师傅教诲,在唱腔艺术上极尽努力,演唱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在全省几次大赛中每每获奖,成为引人注目的秦腔新秀,赢得较高的社会声誉。他曾深有感触地说:“任老师对我有知遇之恩。没有他的培养扶持,我很难有现在的艺术成就。”

胡屯胜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人。第二次与他相交,大约是1985(或者86年)的夏天,他在任先生的培养下,已成为全省名演员,而我不过一名穷教师。那一年,戏曲研究院在礼泉演出,那几天我正在县里有事,晚上去县剧院贫戏,因为不想出那几块钱的戏票,被门卫挡在了大门外。一着急,我说要找人。人家问我找谁?我说,找胡屯胜。说出来,又吓了自己一跳,胡屯胜还认识自己吗?大约想混票的人比较多,再加之胡屯胜是本县人,门卫就多了一个心眼,一边和我磨唧,一边就派人把胡屯胜喊来了。胡屯胜到了大门口问谁找他,我打了个手势说“我呀!”胡屯胜显然突然有点没来电,还在痴呆呆的望着我。我说:“吃淡柿不?”他扑哧一声笑了,一把拽过我,说:“来,来,来,快来!戏都开了!”我们走后,我听到有人问门卫:“胡屯胜是个谁吗?这么牛!门卫说:“任哲中的干娃!”“哇,咱咋不认识这个干娃呢!”

那天晚上,由于是对号入座,站着的人都得被清场,我便被胡屯胜安排到了控制灯光的阁楼上(那时候,礼泉剧院的灯光要在舞台的阁楼上控制)。此后几个晚上,我得到胡屯胜的照顾,每晚都和灯光师混在这个地方,居高临下地看戏,在看到演员的正面时还能看到演员的头顶和背面,虽然很少看到演员的脸部表情,但自己已经非常知足了。

任哲中秦腔戏_任哲中秦腔经典唱段_秦腔名家任哲中唱腔选段

旧戏班历来有“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传言。即使今天,演艺界个别浅薄之辈,稍有名气就忘乎所以,“一年师父二年哥,三年见面拿捶戳,得势背后蹬—脚”的事,也时有所见。但胡屯胜绝非这种势利小人,他对恩师的谦恭尊敬,完全出自真诚,没有半点虚假。据知情人说,剧团外出长途乘车,他将先生搀上扶下,拎包提箱,安排座位,吃喝拉撒,事事关照。如果是冬季,他还会提前灌好热水袋,让先生防寒取暖;上台演出他陪先生到剧场,帮着化妆扮戏穿靴戴帽,样样细致入微。先生一上场,他就端着茶杯在幕侧伺候,随时等着师父下场喝水;演完戏回到驻地,他又赶快打来热水,让先生洗脸烫脚,然后把浸着汗腥味的“水衣”洗净晾干。翌日清早先生起床洗漱之后,他又把沏好的热茶送到面前。平时,先生的许多家务活,如买煤、买粮、换液化气罐等,他会随叫随到踊跃完成,而且隔三间五总要到家里看看任哲中秦腔经典唱段,主动过问起居冷暖……在任先生生命的最后日子里,胡屯胜却随团在宝鸡市郊农村演出,他放心不下先生的病情,一天几次打电话,甚至晚上演完戏搭车赶回西安,在医院陪伴师父到天明,第二天上午又匆忙赶奔宝鸡……为先生办完丧事,胡屯胜忍痛含泪又随团下乡演出。可谁又能想到,此时,扩散的癌细胞正在折磨着一个年轻的肌体,当他住进医院时病情已到晚期。就在任哲中辞世后的第76天——1995年4月16日,胡屯胜也撒手人寰,离开了他衷爱的秦腔舞台。

如今,胡屯胜去世不觉不易已经20多个年头了,当年那个浑身白净的小伙早已成了故人,而他的音容笑貌却从我的头脑中挥之不去,他俊朗的扮相,潇洒的表演,清亮的唱腔已经成为秦腔戏剧艺术宝库中一笔宝贵的遗产。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