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杨修》是以京剧移植的剧目.() 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赏析.docx
二一~二一一学年第一学期《戏曲鉴赏》考试试题考试日期:2010试卷类型:试卷代号:03学号:0321姓名**得分一、论文:(100请以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为赏析对象,从戏曲的创作、京剧的唱念做打、剧作的历史背景或者其他角度赏析该剧,并写作一篇3000字的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语言准确。)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赏析“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苏轼的《前赤壁赋》向我们展示了一世之雄曹操的豪情万丈;“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这后人评赞的诗句又向我们描述了杨修的聪明才智。下面我就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从不同角度做赏析。《曹操与杨修》前五节情节大致可分为:曹操赤壁败后,求贤若渴,操修相见恨,谎称夜梦之疾,修欲识破谎女嫁之。就这样,修与操结下了杀妻之仇,修却又意外地成了曹操的女婿。这一对特殊的翁婿关系究竟会怎样发展?操到底想不想杀修?是否一开始就想杀修?情节里多有展现,如:“老夫实实再三的不想杀你”,“你是再“再三”分别指:杀孔闻岱;识破梦中杀人谎言,倩娘自刎;踏雪巡营,操为修牵马坠镫。
曹操杀杨修时丰富的内心情感活动是整剧的高曹操用贤生疑而杀孔,为掩饰过错而致倩娘自杀。(操曾杀了孔父孔融,因而怀疑孔北上匈奴、南下东吴、西进巴蜀来图谋他而报仇。于是杀掉孔,而谎称自己有夜梦之疾。善良的倩娘拔剑自刎,成就了曹操的谎言和招贤纳士的伟业。)两次杀人之根皆因一个“疑”字。操这一性格在其要杀修时亦有印证。如:“你可知今日三军统帅还不是你!”“你对你的天下大业赤诚去吧。”踏雪巡营,操为修牵马坠镫;鸡肋事件——忌才,而操再三没杀修说明了操性格的复杂性,他求贤若渴,操在《短歌行》里曾写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般千古名句,表达了操对人才的无比渴望。而终究他还是杀了杨修,但曹操发布斩杀杨修命令后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有个迂回曲折的过程。操由不想杀杨修到杀,体现了操丰富的内心活动,这是整剧的高潮部分。“难将这赦免二字说出口”说明操有赦免之意,但难说出口,因为操作为统帅,要面子,要尊严,操认为若赦免修,则会令其失了面子和尊严,“平日里一片颂扬对曹某,却原来众望所归是杨修”——操大将求情帮了倒忙,此处又看出操疾贤妒能的性格特点。
(且有修语为证“我乃是临死之人,你还怕我高你一头吗?”)从操与修面对面的谈话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更可看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戏曲的语言是凝练的,我认为如下语句具有深刻含义和深刻内蕴:(1)“初衷不改,天地可鉴!”衷分别是:1、“丞相‘念之断肠’的襟怀”,既有广纳贤才成就一番霸业的理想,更有大济苍生、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大志。操求贤若渴,想成就一番事业,但没真正做到礼贤下士,人尽其才。既要招才,还要用才,更要惜才。2、“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不考虑个人遭遇。性格没变,直率不改。(2)“可惜呀可惜,可惜你,不明白!”“可惜呀可惜,可惜这不明白的是你呀操让修明白修不懂人情世故、恃才傲主。“鸡肋事件”是一个体现,修和鹿鸣女对“鸡肋”暗含之意理解不同,修想的是国家军务大事,从中可见其对天下局势把握得很准确。如无他的安排,操会像赤壁一样损失惨重。鹿鸣女知操对修看法不好。操招贤纳士是为了笼络人心,但又觉得修碍事,如鸡肋一般。按剧情的发展,操没听鹿鸣女的劝告,仍擅传将令击,实际上修想到了这样做的后果,但他认为“宏图大业未成就,料定他断然不敢杀我杨修”。
这是恃才傲主的体现,这又说明操料事如神却没想到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修自负、对操认识不够。修明白自己是“自作聪明、擅自行事”,仍一意孤行?说明修很赤诚。而修认为操不明白不理解修的赤诚、对招贤的理解不深入,即不是真正的爱才,所以最终未成霸业。这一切的根源是一“疑”字,还有一“忌”。所以作为领导者应该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这对操恰恰是很难的(3)拟声词也有着丰富的内蕴:、操:“啊?”(潜台词:我不明白、不理解?)、修:“啊!”(潜台词:你就是这样、操:哼哼哼哼!(无须理会)、修:嘿嘿嘿嘿!(无所畏惧)(4)二人由笑变为痛哭失声的情节:其中的“笑”有谁也不服谁而又想在气势上、精神上压住对方的意味。“痛哭失声”操哭:痛杀贤才曹操与杨修》是以京剧移植的剧目.(),不忍而又不得不杀,“回看血泪相和流”,非尽属虚伪修哭:大志未酬、错投明主。如此有才华的杨修在三分天下的情况下,选择曹操是因为看到曹操实力最强,最有可能一统天下,以达到自己大济苍生、兼济天下的壮志。从性格特点来看他们性格冲突、性格悲剧,就像是“两个刺猬的拥抱”,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命运。
曹操和杨修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但他们既高大又卑微的双重品性,使他们终于无法携手共事。一个宏图难展、壮志未酬,过早地陨落了;一个大错铸成、兵败斜谷、伟业化灰,陷入痛苦和绝望中,留下了千古遗憾!历史上的曹操与文学创作的曹操形象是有差异的,不同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也是不同的。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任由今人评说,正所谓“一千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京剧:既有雄才大略、招贤纳士的一面,又有用贤多疑、嫉贤妒能的一面。小说:千古第一奸雄。历史: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我认为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不管是操还是修,他们都有优秀的一面。《曹操与杨修》中操与修的性格都是复杂的,操杀修的过程中,他们丰富的内心活动,复杂的特点得到了很好的印证。《曹操与杨修》是剧作家陈亚先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上海京剧院名震全国并扬名海内外的优秀保留剧目,同时也是我国新时期戏剧具有代表性的精品力《曹操与杨修》剧是一出在我国新时期戏剧舞台上和广大观众中引起真正意义上的轰动并长期保有“轰动效益”发人深省的一出戏。自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新的历史时期以来,出现的新编历史剧也就有了与以前的历史剧不同的一些新特点。
我以为,新时期新编历史剧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第一,不搞历史的类比和影射,而是自觉地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研究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而收到“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效果。第二个特点是,不拔高历史人物,不把历史人物当作“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而是着力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往昔的那些新编历史剧,常常是用作者今天的眼光,简单化地把古人分成‘好人’和‘坏人’,然后再通过戏剧的手段让他们在舞台上按照剧作主题思想的需要而行动,对‘好人’寻求一切机会让他做 ‘好事’;对‘坏人’则让他们处处干‘坏事’,甚至还有意或无意地以剧中人物来影射现实生 活中的人。这样 按剧作家意念驱使‘创造’出来的人物,只能是概念的图解,而不是有血有肉的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曹操与 杨修》的作者采用的不是这种方法,他笔下的人物是真实的、具体的、生动的、是名副其实 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 人物。’我认为,“《曹操与杨修》的问世,把我国新编历史剧的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它较好地把握了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 剧、诗三者融为一体曹操与杨修》是以京剧移植的剧目.(),既有丰富的生动情节又有深刻、敏锐的思想,塑造了几个具有哲理性的艺术形象,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 认识价值。
第三个特点是,编导以强烈的现代意识,从众所周知的历史题材 开掘出深为观众理解和共鸣的深刻意蕴——他们不仅仅是就事写事,也不仅仅是就人写人,而是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展现人生的命运和价值,看人生的艰 难与追求,用历史事件的成败得失和历史人物的坎坷命运发人深省,给人以深刻 的启示。 《曹操与杨修 》剧的编导者取材于史又不拘泥于史,用现代意识的显微镜,使曹操与杨修这两个艺术形象既在 具体的历史时空之中,又超出这个具体的历史时空之外,将他们的矛盾纠葛表现为对中国知识分子人生命运与价 值的深刻反思 。这就使《曹操与杨修 》剧具有了巨大的思想穿 《曹操与杨修》剧的成功把我国新时期新编 历史剧的创作又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有了更加富有时代精神 的创造。从《曹操与杨修》的出现和轰动与歧义,明 了我国戏剧界在新编历史剧创作实践上的突破和理论思维上的转化 与进步。我以为,从这 个意义上来 说,《曹操与 杨修》剧的确不愧 为是“京剧艺 术的新突破”,是一出里程碑式的作品 观看《曹操与杨修》剧后,使我对历史上的人物曹操操与杨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曹操与杨修》是以京剧移植的剧目.(),虽然戏曲鉴赏课时那么短暂,但是它却使我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 感情,希望我国广大戏剧工作者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 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中,努力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曹操与杨修》这样优秀的新编历史剧,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 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做出 新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